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二字,承载千钧。
23日召开的第十一届上海市委九次全会,将就深入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进行专题审议。从世博会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到“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再到始终坚持的“人民至上”。建设“人民城市”,上海不仅有精心绘制的蓝图,更有可见的细节、富有温度的体验。
不妨跟着我们的镜头看一看:
大城小店
大马路,大商场,固然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的标配。梧桐树,小店肆,才是上海真正的气韵所在。很多人说,上海是一座适合“逛”的城市。隐匿在街角巷弄的小店,色彩缤纷、烟火平和。拐进去喝杯咖啡,挑点小物件,其乐无穷。
指尖办事
医疗费报销,可以在“一网通办”总门户“一次办”;疫情给招聘工作带来影响,扫扫“随申码”就能“码上办”……2018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如今已推广到全国。数据在云端汇聚,群众在指尖办事。“找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的初心,正在慢慢变成现实。
最强大脑
常住人口超2400万、市场主体270多万、轨道交通运营里程700多公里、电梯24万余台、建筑总量13亿多平方米……在上海,小到玻璃幕墙,大到建筑工地,都能“在线”感知,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依托发达的“神经元”,“一网统管”这个“最强大脑”让城市运转更加透明,城市治理更加智慧。
城市“秀”带
海鸥与芦苇共舞,江水和蓝天相映。在上海杨浦滨江,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游客来这里“打卡”,市民在这里休闲。与水相伴,休闲绿道、风景廊道、滨水蓝道,道道精彩。与绿相邻,口袋公园、城市公园、郊野公园,生机盎然。形态多样的城市公共空间,秀出了生态活力,也绣出了美好生活图景。
曲高和“众”
正在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上海,持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基本实现“中心城区10分钟、郊区15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图书馆、博物馆、歌剧院争相敞开怀抱,亲子音乐会、白领话剧、京剧昆曲轮番上场。缤纷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也滋养了“诗和远方”。在传承与创新中,曲高也能和“众”。
一“站”到底
个人小家有私人客厅,社区这个大家也有公共客厅。虹口的“市民驿站”、徐汇的“邻里汇”、浦东的“家门口”、杨浦的“睦邻中心”——在上海,各区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推动社区服务从“最后一公里”走向“零距离”。看病、助餐、养老、遛娃……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向社区下沉,“一站式”解决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长“护”久安
38家市级医疗机构、16个区的检验检查结果互通互认,每年处置约2000个公共卫生“苗子事件”,超520万用户注册上海“健康云”……一项项跳动的数据背后,是上海对全体市民长“护”久安的承诺。今年防疫期间,医生、护士、百姓、社工、民警、海关,组成一道坚实的抗疫屏障。一个强大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就在基层社区,就在你我身边。
老少皆“怡”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中的诗意描述,是上海民生工作的重心。实现幼有善育、老有颐养,让老少皆“怡”,上海一直在努力。今年上海又开出多张民生清单:新增7000张养老床位,开设600个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一老一小”两头翘起的微笑曲线,成为很多人更爱上海的理由。
恰如其“分”
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恰如其“分”让放错地方的资源重新利用起来。过去一年间,上海用绣花功夫做好垃圾分类这篇大文章,把“新时尚”变成了“好习惯”。
旧居“焕”新
尽管寸土寸金,仍要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尽最大可能改善百姓的居住环境。持续不断的旧居“焕”新,让拎马桶、爬阁楼、一家三代挤在一间房,在上海逐渐成为遥远的记忆。根据计划,今年上海中心城区将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55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8万户,为更多市民营造“幸福空间”。
编辑:孔韬
来源:新华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