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品环资检察专业化办案团队在商讨案情
44位检察精英、12支专业团队,深耕专业领域办案与研究……上海检察专业化办案团队一岁了!2019年9月30日,由44名跨院、跨层级一线办案骨干为核心的首批12支上海检察机关专业化办案团队组建完毕,覆盖“四大检察”业务,包括食药环资、证券、银行保险、知识产权、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未成年人检察、声像鉴定检察技术等领域。
这些团队不仅要办理全市专业领域要案专案、参与疑难案件和新类型案件,还要对国内外专业领域前沿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有关办案规定的制定。因此,12个领域不仅代表了检察工作服务保障大局的发展方向,也融合了上海检察的核心业务特色、体现了专业领域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布局。
经过一年的磨砺,12柄利剑初露锋芒。12支专业团队在上海检察机关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推进重大案件公正高效办理和疑难问题前沿精深研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切实有效提升了上海检察办案质效和司法能力。
填补“伪劣医用口罩案”办案标准空白
今年1月,新冠疫情开始蔓延,口罩一时紧缺,这给伪劣口罩生产提供了可趁之机。1月底,食药环资专业化办案团队就陆续接到了来自杨浦、青浦的两起伪劣口罩案件。截止2月5日,被刑事立案的“伪劣口罩”案已有8件。
执法机关查获的伪劣口罩
然而案件涉及的罪名竞合关系复杂、相关证据标准也不明晰。怎样判定“伪劣”、如何对案件定性、怎样入刑……一系列全新的问题和挑战摆在团队面前。与此同时,这些案件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全,影响着后续同类案件的处理,必须尽快定下标准、拿出对策。
从接到第一起案件起,食药环资专业化办案团队3名核心成员就开始了专项研讨。
食药品环资检察专业化办案团队核心成员陆锋用网络连线研讨案件定性
核心成员们紧密联系市场局执法总队、药监局、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食品药品检验所等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员,甚至是远在千里之外从事医疗器械专业研究的专家,尽一切所能收集专业意见。还与多位药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库成员进行了专题研讨,共同攻坚。
“不同的罪名体现了对不同客体的保护,‘伪劣口罩’可能涉及到几个罪名,但疫情当前,最关键的是体现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的保护。”“老百姓现在最关心的不是口罩是否冒牌,而是口罩的质量。”“‘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是普通群众使用最多、也是被查处最多的一种口罩,而检验标准却存在空白,必须尽快填上”……
经过食药环资专业化团队多日的意见收集和反复研讨,2月10日,针对本次新冠病毒防疫所需、相关口罩所应具备的四项核心技术指标终于明确。打击制售伪劣医用口罩犯罪的证据标准得以完整确立,该标准被市检察院采纳,为全市检察机关打击相关犯罪提供依据。
为给后续案件提供有效参考,团队召集人食药环资专业化办案团队召集人、三分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陆锋就这批案件的相关问题梳理成实务论文《重大疫情期间打击制售“伪劣口罩”行为的刑法路径》,也在当天由上海市法学会公众号刊发。
2月16日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龚培华向媒体介绍检察机关妨害疫情防控案件的办理情况。
“首例,我们捕了。”团队核心成员、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曹杰在电话那头有点兴奋,因为他们接手的杨浦“1.27”口罩案于2月13日成为了在这场战疫中,全市首例批捕的伪劣口罩案。
创新组团模式,强化专业领域“作战能力”
食药环资团队在战疫中的出色表现,只是上海检察专业化办案团队工作的一个缩影。各团队不仅办理多个全国首例、新类型案件,还及时总结办案经验,提炼理论成果,参与制定上海乃至全国的规范性文件。
例如,声像鉴定团队组织市区两级检察机关鉴定人集中办案10余次,审查发现6起案件中相关技术性证据存在瑕疵,协助业务部门纠正错误1起,建议启动再审程序1起,得到全国办案部门广泛认可。同时参与起草《数字图像元数据检验技术规范》等3个国家司法行政行业标准,成为历年来首家参与此项标准制定的检察机关。
又比如,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公益诉讼团队成员办理国内首例进口洋垃圾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还参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立法调研,同时结合《决定》实施,撰写释义,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决定》、深入推进公益诉讼探索实践提供参考。银行保险团队成员办理全国首例利用沪港通账户内幕交易港股案、本市首例利用虚拟货币洗钱案。证券期货团队成员办理全国首例虚假申报操纵证券市场案等……
声像鉴定检察技术专业化办案团队工作中
这些亮眼的“成绩单”,得益于专业化办案团队“专业化办案、专业化研究、标杆性培养、开放性管理”的创新理念。
“过去我们办大要案、专案时,也会从三级院抽调优秀检察官,但挑选时往往更注重出庭能力、讯问能力等技能。”市检察院政治部教育处副处长张心恬说,越来越多新类型、复杂案件的出现,对于检察官专业领域背景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组建专业化办案团队,平时深耕某一领域进行前瞻性专业化研究,在遇到各类“首例”案件时,团队随时就可以“拉出来作战”。
此外,专业化办案团队的组建突破了院际限制和行政模式,各团队成员以“召集人+核心成员+其他成员”为基本组成。各团队先确定召集人,由召集人负责,根据成员业务岗位变化情况,“有进有出”及时调整、补充团队成员。目前,共有成员121人,平均年龄39岁。44位“优中选优”的核心成员皆为检察官,博士学历占比4.55%,硕士学历61.36%。
“为了更好掌握全市食药环资案件的整体样态,我们团队在全市各个区检察院都有预备队员。”陆锋告诉记者,食药环资是个大领域,常常涉及多种其他罪名,包括非法经营、虚假广告、非法行医、商标侵权等等。因此更需要多样化人才构成的专业团队来做仔细的甄别和区分,才能真正做到罪责刑相适应,有力打击犯罪行为。
食药品环资检察专业化办案团队核心成员
在首批团队引领下,全市各分院、基层院也立足管理扁平化、服务高效化、监督便利化,探索各自的专业化办案团队组建。二分院组建重大犯罪及套路贷犯罪检察、职务犯罪检察、涉黑涉恶犯罪检察等8支办案团队;长宁区院结合创新试验区,组建跨第一、第三、第五检察部的“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检察专业化团队;金山区院则设立公益诉讼、金融检察、认罪认罚轻案快办等3个专业化办案团队……
“未来,专业化团队还会不断增加,目前我们就在酝酿组建“智联”团队,是包含网络犯罪、网络空间治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综合性的团队。”张心恬介绍,未来的“组团模式”会从“跨院际、跨层级”,拓展到“跨专业”,进一步新建特色团队,培育检察工作品牌。
作者:蒋竹云
图片:施坚轩
编辑:周渊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