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匠馆门口,三段圆柱体静静站立着。头发花白的九旬老人黄家华,用颤抖的双手轻轻抚摸着切割面,他曾是万吨水压机建造的参与者,见状激动地说:“看到这个,当年的自豪感再一次浮现。我们有条件的能干事,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来做事。”
建成投产60周年之际,由万吨水压机大修后废弃零件创作制成的艺术装置今天(26日)揭幕。万吨水压机,是我国首批自主研制的基础性重大装备,为我国造船、电力、冶金、矿山、国防等行业锻造了许多重量级部件,也为重工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工人运动的发祥地,留下了丰富的史料与遗址。坐落于上海工匠馆前的万吨水压机艺术装置,将为市民展示上海产业工人“万吨重担万人挑,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干劲,也向社会传递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上海工匠”助力艺术装置走上街头
2009年,万吨水压机展开大修,部分废弃零件存储于江南造船厂内。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蒋铁骊曾在仓库里看到这样一番场景:“奇形怪状的各种零部件躺在地上,每一个背后都有故事。”
万吨水压机立柱由此走入视线。2.86米的废弃立柱该如何融入城市街头?蒋铁骊团队提出,将立柱切割成三段,并搭配三块背景墙进行放置。“既能够分散承重,又能避免视觉效果过于突兀。”上海工匠馆内展陈着一件1:8.5的万吨水压机模型,将艺术装置放置馆前亦能“遥相呼应”。于是,工匠馆门口的花坛“摇身一变”与工业模型相融合,收入教科书的“国宝”走入实景街头、走近百姓生活。
“变废为宝”并不容易。在艺术装置安装过程中,一名名“上海工匠”参与其中。
为确保装置艺术效果,一般大件切割可能存在3至5厘米的偏差,而立柱长度几乎没有可损耗空间,上海电气集团下属的上重铸锻厂花了24小时,实时监测、无损耗切割,使得切割面完全平直。
随后进行焊接工作,一度令江南造船集团焊接首席技师、“上海工匠”陈景毅有些头疼。既不能改变原来立柱本体状态,又得让其“修旧如旧”。拿到“边角料”后,陈景毅赶忙清理掉残留的焊渣锈,以保持立柱整体“清洁”。切割面有一处约20厘米的“凹槽”,放置在室外,雨水容易渗透,时间久了装置也会生锈。陈景毅便想到利用焊接封板的方式,整整焊了三天三夜,终于为装置“镶嵌了一层铠甲”。
为了让艺术装置“站”得更稳,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上海工匠”梁永辉采用了世界顶尖的微扰动改性聚酯注浆技术,对地下空间进行加固。
三段圆柱体的背后,是“一分为三”的铜铸背景墙。浦宇铜艺装饰工程公司创始人、“上海工匠”李西岳使用铜制铸造技术制作金属装饰面,更立体地展现当年工人攻坚克难的场景。
激励更多人新征程上书写新篇章
铜铸背景墙上,左侧是精致缩小版的万吨水压机浮雕,右侧密密麻麻镌刻着大段文字——那蕴藏着万吨水压机自主研发和建造的记忆。
“要造万吨水压机得先有万吨水压机”,回忆起60年前的场景,黄家华红了眼眶。当年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拥有万吨级水压机,而中国面临着没有资料、没有经费、没有同类设备可以参考的困境。同时,大部件需要用特大型的锻件和铸钢制作,由于缺乏合适钢材,只能采用拼合的方式将铸件和钢板焊接起来。可长18米、粗1米、重80吨的四根大立柱,无法用传统“电弧焊”来解决。
江南造船厂工程师唐应斌与助手了解到国外的新技术“电渣焊”,在无人指导下,经过千百次试验,终于将大部件焊接起来,且焊缝完全符合标准。1961年12月11日,万吨水压机开始总装。次年6月22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1.2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建成并正式投产,中国重型机器制造业迈上新台阶。
回望来时路,展望新征程。蒋铁骊认为,走上街头的“万吨水压机”,不仅激发了众多上海产业工人的记忆,更展现着他们当年热火朝天、发愤图强的精神面貌,激励着更多人书写新篇章。
作者:占悦
编辑:周渊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