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下午,普陀区非遗项目竹丝编保护传承基地——上海佛肚轩竹文化创作中心欢声笑语一片、宾客济济一堂。
竹丝编织技艺起源于四川。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崇州府人张国正在四川民间竹编的基础上发明了具有观赏性的有胎竹编,传承至今已有六代。
竹丝编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瓷胎竹编和竹丝画。瓷胎竹编是选竹节在60厘米以上慈竹,经过刮青、破竹、烤色、去节、分层、定色、刮平、划丝、匀刀等工序,将100斤竹子制作成8两左右的竹丝。再用细如发丝的竹丝以景德镇名瓷为胎,通过紧扣瓷、秘藏头等多种编织手法,制作而成。竹丝画则特选竹节在80厘米以上的慈竹,经数十道工序将100斤的竹子制作成仅有1两左右薄如蝉翼,细如发的竹丝,再用挑、破、压、拼等多种编织手法编织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竹丝画。
竹丝编于2018年入选第五批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佛肚轩创始人、普陀区非遗项目竹丝编传承人程丽老师的带领下,学员们以家庭为单位,制作了一个个漂亮而实用的竹编红灯笼,红红火火的竹灯笼象征喜气团圆,大小朋友们配合默契,将细细的竹丝穿插、缠绕,做成竹灯笼的骨架。随着样式新颖、造型美观的竹灯笼渐渐成形,年味在巧手编制中蔓延开来。
完成竹灯笼的制作后,大小朋友们又聚在一起包汤圆。为了方便小朋友们体验,老师们提前准备好了半成品——揉好的糯米粉和现成的黑洋酥、豆沙芯。在手把手的实操下,孩子们有模有样地放馅料、捏造型、搓汤圆,很快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汤圆就整齐排列在盘子里。
通过感受非遗竹丝编和制作传统节令美食,家长和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张晓鸣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