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上海正处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最吃劲的阶段。这是一场严峻考验。对当前防控而言,速度与效率是重中之重。如果在哪一个环节跑快了一些,这场与病毒的赛跑就多了一分胜算。
防控中,针对“实战”中冒出的各类问题,身处一线的“秘笈高手”们各自亮出奇招。他们之中,有的发明了一套专属工作法,让核酸检测效率大大提升;有的提出了一个“金点子”,让流调效率又快了不少;还有的亮出了一张“出门证”,让居民们的“就医通道”更畅通。这些平凡岗位上的“秘笈高手”们用自己的智慧为这场“战疫”持续注入战斗力。
关卡一:核酸检测
问题:人员多、时间长
闯关秘诀:浦相兵工作法
为配合疫情防控,不少小区进入封控期。摆在眼前的头等大事,便是核酸检测。
头一回遭遇小区封控,张庙街道志愿者浦相兵有些“两眼一抹黑”。他所在的某小区,是名副其实的“老小区”。有些老人不会用手机,有些老人用“老人机”。核酸检测中,他们就被绊在了“建核酸码”这一关。
为加快速度、提高效率,他在“实战”中总结出一套浦相兵工作法。首先,通过居委会提供的整栋楼道人员花名册,排摸登记居民房号实有人数以及身份证号码。根据相关信息,志愿者们在核酸检测前,就按照房号顺序提前给所有人员建好核酸检测码,然后截屏存放在手机里。这样一来,二次建码只需打开历史记录即可,一般5秒内建好一个。核酸检测时,提前十分钟通知居民集合,按房号顺序点名、排队、宣传需要配合事项。一名志愿者报手机码姓名,另一名对照名册打勾,逐一按次序检测。
按照这套浦相兵工作法走下来,35分钟便可组织完成160人测核酸,效率大大提升。
关卡二:流调
问题:总被误认为“骚扰电话”
闯关秘诀:加挂“特殊标签”
眼下,上海正处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最吃劲的阶段。与病毒赛跑,摸清其轨迹路线是重中之重。
然而,流调“大白”们最发愁的是,工作手机号总会被误认为“骚扰电话”。一个电话拒接,就意味着浪费了几秒钟,重新再来的同时,也被病毒拉开了一定速度。
最近,在宝山区,30个流调工作手机号都用上了特殊来电显示。来电显示中会标明,流调人员给您致电。加挂这一“特殊标签”后,大白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一细微变化来源于人民“金点子”,提出者是宝山区疾控中心主任何凡。近几周,开通“电子标签”后,市民拒绝电话的情况明显减少。在他看来,一个来电显示,却能使得流调效率大大提升,这场与病毒的赛跑也更有支撑。
关卡三:医疗需求
问题:封控小区内,有血透等特殊需求病人要就医
闯关秘诀:一张“出门证”
虽然配合疫情防控,人们的生活节奏“慢”了下来。但仍有不少需求片刻耽误不得。譬如,需定期外出就医的血透病人的就医需求。
在宝山区淞南五村第二居民区,一张特制的“出门证”既缓解了居民们外出就医的“燃眉之急”,也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工作效率。
封控期间的120救护车闭环转运,要在安全前提下遵循一套严格流程。当居民在楼栋微信群反应相关情况后,志愿者就会汇报给驻场的社区医生,再由其判断能否在现场解决。若不行,再继续上报,对接其他医院,进行闭环治疗。
运行中,工作人员发现,因防控期间的层层设卡,救护车多了不少等待时间。为此,该小区推出了就医专属的“出门证”。这张证明由驻场医生发放,上面会写清楚居住地址、就医原因、转运目的地以及陪同人员。这样一来,居民凭证出门,返回时,再将其交还给工作人员,便可安心回家,省时省力。
作者:王嘉旖
编辑:单颖文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