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上海启动新一轮网格化核酸筛查,不少社区启动48小时闭环管理,很多上班族也切换成了“居家办公”模式。
居家办公,究竟打开了哪一种生活状态?记者采访了在沪多位“上班族”,发现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很充实。不少员工虽然受封控影响居家办公,但“远程保供”的状态一点都不含糊,前后方高效衔接。还有不少员工利用难得的居家时间,在工作之余用心平衡生活,更多陪伴父母孩子、居家健身、重拾兴趣爱好,静待上海恢复如常生活。
“远程保供”一点不含糊
一大早,家住浦东北蔡的王真珍就忙开了。她是百联集团的一名基层员工,虽然居家办公,但是一点也没闲着:“集团下属的联华超市、第一医药、百联到家等很多企业都在紧张保供应中,我的大批同事都冲在一线,我在后方也要做好远程保供。”
眼下她手头最重要的一桩活是配合落实“封闭管理小区保供服务方案”,向封控小区提供“生鲜+日配+日用+常规药品”套餐。王真珍告诉,这个应急保供的活来得急,对外,覆盖面广,对内,则对企业内部沟通提出了高要求。她现在每天要开多个电话会议,与各个业态的同事沟通协调,比如,集团刚刚定下生鲜保供的60元套餐和100元套餐两种方案,接着就要与联华一起沟通确定“投喂”小区的名单,以更好提供 24 小时以内T+1配送工作,做好国企保供的“底板”作用。
王真珍是3月9日开始配合小区进行居家隔离的,她笑称自己“是员工更是用户”。她是从上周末开始明显感受到“在线买菜难”问题,作为用户,她测试了通过饿了么、i百联等多种渠道订购联华超市生鲜商品的成功率、配送时间等,并及时反馈给公司,同时她也会力所能及地分享经验,让更多人知道更多购买渠道。
居家办公,“远程保供”的上班族并不在少数。早上8点,国网上海电力输电运检一班班长顾海青也“上线”工作了——打开手机,开始今天的“云巡查”。他要查看的是中春路上的一个疫情防控保电工地。目前上海仍有一些在建工地,为了保障线路的运行安全,因为小区封控而居家办公的顾海青仍需要巡视,只是地点从现场巡视或办公室大屏,变成了如今移动终端里的远程监控系统。
“安装在工地的可视化探头能把施工现场的情况实时传送到移动端。”顾海青告诉记者,他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都要定时在“云端”巡查工地,“主要是看有没有施工的机械、吊车等设备靠近高压线和开挖基坑,那些会带来安全隐患。”可视化探头还有自动抓拍和远程预警功能,一旦出现靠近迹象,就会第一时间自动推送到他的移动终端上,方便他第一时间与在场值班同事沟通确认。
在家“云巡查”可不能拖设备巡视的后腿,顾海青就是觉得有一点不方便,“单位电脑大一点,移动端屏幕太小,看久了眼睛有点酸。”
工作之余多陪陪家人
陆晓莉是外资药企爱德华生命科学的员工,公司从上周四起通知居家办公,她的最大感受是“终于有时间陪陪家人”了。
陆晓莉有两个娃,一个四岁,一个两岁,她说已有很久没好好为孩子们做过一顿饭了。“平时我工作忙,早上一起床就要开总部连线工作会议,8点多离开家,回到家基本在19点以后,都是爷爷奶奶陪伴孩子。”当小朋友知道妈妈将在家工作,开心地都跳了起来。
过去几天,她的生活节奏变慢了,省下了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工作变得更加从容一些。傍晚她还有时间带孩子们下楼,做个运动、认识大自然,与小区的同龄人一起聊天玩耍,她感觉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融洽了很多。
同样是居家办公又带娃的85后张立晶和丈夫,都是事业单位的职工。平时,张立晶的工作时间14时开始到20时结束,丈夫则是朝九晚五,两个人只有在周末能碰上。疫情期间,两人同时居家办公,正好互补,轮流带娃。张立晶的儿子今年读幼儿园大班,停课在家,早上,张立晶会带娃打一会乒乓球,根据幼儿园的提示完成一些美术作业等,并负责午饭,到了下午则轮到丈夫上场,陪娃看看书、下下棋。
“过几天正好是他的外婆生日,我们一起陪孩子画了一幅图,准备送给外婆做生日礼物。”张立晶说,平时夫妻俩工作都比较忙,居家办公能做到工作生活两不误,“很珍惜这段能陪伴孩子的短暂时光”。
疫情之下更注重身心健康
“铃……”下午3点,吴筱慧的手机闹钟准时响了起来。这是她居家办公的第二天,作为一名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编辑,在家办公的她也要长时间伏案工作,“所以我会定个闹钟,提醒自己每隔一段时间就起来运动一下。”
吴筱慧告诉记者,居家办公非但没有降低她的工作效率,反而让她在工作时更专注了,“一个人在家办公环境会更安静,上午能很快地开完电话会议,再开始工作。”长时间对着电脑,不可避免会肩酸脖子痛,吴筱慧就上好闹钟,在每天下午3点运动15分钟左右,“上班的时候因为不好意思开闹钟,怕影响到别人,所以经常忙着忙着就忘了舒展筋骨,而且受工位限制,只能伸个懒腰或者起来走走,现在居家办公,跳操和拉伸都更方便。”
短暂运动后,吴筱慧又“满血复活”地回到了工作当中,这时,她养的猫咪走了过来,好奇地盯着电脑上来回滑动的光标,吴筱慧歪头看了看猫咪,内心涌起一股被治愈的幸福感。
20时许,陈宇熙结束了一天工作,开始“泼墨作画”。她一年前来到上海,目前在一家外贸企业做会计。“平时工作忙,行李中的画笔、画板、画箱一次都没有打开过。”她说自己从小学画,但是工作后就很少提笔,最近疫情有所反复,外贸企业的工作变少,她有了更多自由支配时间,可以重拾兴趣。她最近还看中了一个油画高阶班,疫情之后想继续充电,提升自己的能力。
作者:徐晶卉 张天弛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