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大楼旁竟藏了一座东晋帝陵!近日,这座由南京大学师生发掘、保存的东晋大墓文物首次在仙林校区完整公开展出,140余件随葬品向人们讲述着1600年前有关东晋历史、人物和生活风貌的种种细节。
东晋大墓中出土陶器、瓷器、金属器、玻璃、水晶等各种质地的器物,多达6件的陶榻、陶案几,以及极为少见的玻璃杯和一组金珰冠饰等都表明,此墓墓主的身份地位极高。此外,此墓甬道内设有两道门槽,显示曾有两道木门,这种做法常见于六朝帝陵级别的大墓中。随葬品还存在着明显时代早晚关系,相当数量的青瓷器都具有西晋风格,另一部分的陶器和青瓷器则属于东晋时期,还有个别瓷器和少量的墓砖,又已出现南朝风格,这说明,主室和侧室随葬的多位墓主,下葬年代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
1972年4月,南京大学校内正进行防空洞设施建设。当时,施工工人先发现了地下埋藏着一个重达五吨的明代石柱础和一些琉璃瓦残片,闻讯赶来的著名六朝考古专家、南京大学考古专业创始人蒋赞初教授迅速带领师生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后证明,这是建于明代初年的钟楼石础,与目前尚存的明代鼓楼相去不远;再往下清理,又发现了一些从墓顶坍毁下来的墓砖和北宋治平四年(1067)的墓志,铭文显示墓主叫王仁,生前为宋代文学家王安石任江宁府尹时的属吏参军。墓志中“上元县城北二里菜园……北山之侧”一句,为研究南京地方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从王仁墓再往下清理,在其叠压之下的东晋大墓终于露出了令人炫目的真容。
这座双室砖墓,方向为南偏西9度,全墓南北总长8.04米,东西总长9.9米,由墓门、长甬道、近乎正方形的墓室和长方形侧室等构成。虽然墓中并没有发现印章、玉册、砖志等包含确切文字材料的文物,但从墓葬形制、出土器物、文献记载等来看,考古界对此墓的大致身份还是达成了共识:这是一座东晋时期的大型陵墓,与南京地区发现的其他数座六朝帝王陵墓相似,可以确定是一座东晋帝王陵寝。在传统史学中,东吴没有统一过中国,南京作为正统王朝的首都,始自东晋定都建康,该墓考古价值可见一斑。
南京市博物总馆研究员邵磊介绍,魏晋时期,陵墓制度遵循“不封不树”的传统,即在营建陵墓之际,地面既无堆筑隆起的封土,也不设置碑表、墓祠、石像生等标识,历经千年风雨之后,缺乏明显标识的东晋帝陵,自然也就湮没难觅了。
不过,一些志书对南京东晋帝陵的记载仍为后人查考留下了线索。唐代许嵩所撰《建康实录》中说:晋十一帝,有十陵,元、明、成、哀四陵在鸡笼山之阳,阴葬不起坟。康、简文、武、安、恭五陵在钟山之阳,亦不起坟。惟孝宗一陵在幕府山,起坟也。由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正在鸡笼山附近,因而,考古学界普遍主张,此墓或是四帝之陵中的一座。
其时,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尊卑,东晋帝陵实行分区埋葬的制度。明帝、成帝是元帝的长子、长孙,但成帝却传位弟弟康帝司马岳,康帝传其子穆帝司马聃。穆帝死后,皇太后又立成帝的长子、琅邪王司马丕为帝,说他是“中兴正统”。《资治通鉴》说:“元帝、明帝、成帝皆正统相传。琅邪王丕,成帝长子也,故曰中兴正统。”
基于此,南京鸡笼山(即今南京鼓楼岗一带)所在的西陵陵区,葬有元帝、明帝、成帝、哀帝,四人以“中兴正统”的嫡长子身份入葬,身份最为尊贵;钟山之阳(即南京市紫金山南麓、富贵山一带)所在的晋东陵,入葬康帝、简文帝、孝武帝、安帝、恭帝,五人均以旁支身份承继大统,地位亚于鸡笼山陵区;幕府山之阳(即幕府山南麓)所在的北陵最为特殊,独葬穆帝一人,且平地起坟,推测与其在位时期的礼制改革有关。
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大墓墓主究竟是谁?半个多世纪以来专家学者们说法不一。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志高认为,该墓极可能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的建平陵,墓室内后部东西所葬分别是晋元帝司马睿和虞皇后;南京大学教授张学锋、吴桂兵等则推测,该墓主室是晋成帝和他的皇后杜氏,侧室为后来葬入,是成帝的妃嫔、哀帝的祖母。
不管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大墓墓主是谁,但它作为一座东晋帝王陵寝却是确认的,正如南京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史梅所说:在大学校园中发掘出帝王陵是绝无仅有的考古成就。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范兵
综合:南京发布 南京日报 南京大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