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苏州河景观与浓浓的书香氛围相映成辉,在这里既能淘书亦能观景……”一个月前,在南苏州路186号拉开帷幕的旧书市集,让爱书人重拾淘旧书的快乐。为了不辜负广大读者的厚爱与期盼,进一步推动上海全民阅读、播撒书香,打造苏州河畔文化“金名片”,10月24日至29日,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中共黄浦区委宣传部、黄浦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外滩街道党工委主办,上海图书公司承办的2023上海书展“淘书乐·樱花谷旧书市集”再次与市民相“阅”苏州河。
上午十点没到,旧书市集的展位前就挤满了摩拳擦掌耐心淘旧书的书友们。据悉,相较于首季市集,本次所展销的“宝藏书、稀缺书、断版书、签名本”等古旧书刊多达20000余种,从5元的连环画到60000元的《惜抱先生尺牍》(八卷,清宣统元年小万柳堂影海源阁刻本)不等,绝大多数为单品,目前多已绝版或断版。同时,现场还有近2000种社科、文学、艺术、旅游生活、少儿等低至2—3折的主题特价书及低至10元的港台版特色书籍。
车小姐是今天市集的第一位购书者。“原本我是带着美国来的朋友逛逛苏州河的,走到樱花谷这里发现有个旧书市集感觉很有意思。”她的朋友Patrik对中国感兴趣,便买了两本连环画《毛泽东和韶山》。
住在附近的李师傅每天都沿着苏州河锻炼身体,今天与市集的“偶遇”让他收获满满。“《巴金童话故事集》是买给小外甥的,《中国茶艺百科大全》和《诗词解析》都是自己喜欢的。三本书才26块,太划算了。”听到工作人员说每天会根据销售情况多次补货,他准备下午再来看看。
书籍之外,本次市集还有500余种各色文创产品可“淘”,包括极具文化内涵的印石汉砖、铜鱼镇纸、明清版刻赏真等文玩好物,还有《飞影阁画报》限量主题版画、戴敦邦原作版画等文创产品,以及“老期刊创刊号封面”冰箱贴、“上海博古斋古籍善本”笺谱等可以让传统文化融进人们日常生活的创意作品。
记者发现,现场新增的“旧书收购摊位”格外引人关注。据悉,9月“淘书乐·樱花谷旧书市集”期间,上海图书公司就将古旧书收购业务带到了苏州河畔,“‘淘书乐’不仅售书,也收书”这一个性化服务受到了读者们的肯定与欢迎。因此,这次的“旧书收购摊位”,特别为读者提供专业、便利的旧书收购咨询服务,读者既可将家中积攒的旧书带到现场,也可在此处预约上门收购,让书籍在爱书人的手中真正流通起来,延续“淘书乐”品牌“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的理念。
淘书之余,书友还可以走进“吉光片羽·故纸遗珍”老期刊创刊号精品展。展览精选上海图书公司所藏老期刊创刊号40余种,包括《蜜蜂》创刊号、《新潮文艺》创刊号等,于故纸间感知上海近代文脉的发展之路。
而在市集入口处,以老期刊为灵感的打卡地成为往来市民争相留影之处。据悉,该装置灵感选取自上海画报社于1946年6月创办的《上海》画报封面图——摄影先驱吴蔚云的作品《上海之窗》,并将其怀旧的内容融合以创新的形式,借以引导读者通过苏州河畔这扇“上海之窗”,看见承载着上海历史文化变迁的上海大厦和乍浦路桥两处建筑,定格这个秋天关于上海和老期刊的美好瞬间。
旧书市集不仅仅“看”,还能够“听”。10月28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韦泱将畅谈“淘书”和“读书”趣事;10月29日,老期刊、旧平装版本专家陈克希和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藏品部陈韻将“漫谈老期刊和旧平装”。市集期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图书公司古籍修复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朱静将现场展示古籍修复技艺,让读者近距离感知古籍修复这项传统技艺。
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忠实的书友,都提到了起源于16世纪的巴黎塞纳河畔旧书摊。巴黎塞纳河畔旧书摊发展至今,形成约250个书贩经营、约30万本旧书的展销规模,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书店,与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建筑呼应,成为了塞纳河畔一道文化景观、巴黎浪漫风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淘书乐·樱花谷旧书市集”的打造,在借鉴塞纳河畔旧书摊经验基础上,依托上海旧书店等传统实体书店优质资源,因地制宜。如今,苏州河畔有桥、有建筑,更增添了一份有书的温度,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苏州河与塞纳河关于旧书市集的双向赋能,更展现了城市与书籍间密不可分的深厚联系。
记者:刘艺
转载:上海黄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