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领导文化》索宝祥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版
■台啸天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在我国流传甚广。虽然这个典故起源于北宋开国宰相赵普,且有以讹传讹之嫌,但它也充分表明了《论语》及其所阐明的儒家思想在中国领导文化中的重要性。
孔子的三千弟子,堪称当时统治集团的人才储备库。由于弟子、门人大多即将由“士”而“仕”,曾任鲁国大司寇、“摄相事”的孔子就修身与治国为其作了大量的言传身教。从政治理念到思维方式,从日常生活到行为规则,仕宦者无不深受《论语》及其价值观的影响,道德感召力便是领导力。“其身正,不令而行”是最佳作用模式。
这是索宝祥教授关于《论语》与中国领导文化研究的第二本专著。作为一名任教于中国武警最高学府的军旅学者,多年来他为数千官员讲习《论语》中的为官之道,试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文化间架起桥梁,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批判吸收。
在作者看来,“君子”这一形象,是中国式领导哲学的化身。而孔门的领导智慧,就是不断地向圣贤学习,检讨自己的不足,逐渐修炼成“君子”。关于“君子”的品德特征,孔子规定为如下几点:以道自任,重义轻利;仁慈宽厚,忠信坦诚;博学多才,讷言敏行。在孔子的道德体系中,“君子”与“小人”构成一个二元对立的集合。敬君子,贬小人,是他进行道德批判的出发点。
全书分为“环境”、“资源”、“素养”、“心态”、“规劝”和“艺术”六个部分,较为透彻地分析了《论语》中的领导力资源、为官素养、仕宦心态及为官戒律。书中广泛搜罗古今官场史料,注重以现代政治理念、执政文明对经典原著进行批判式吸收,汲取蕴含其中的积极的处世哲学与领导智慧,以期提高公务人员的道德修养和行政素养。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