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啸
张凤女士继分别在大陆和台湾出版《哈佛心影录》《哈佛哈佛》《域外著名华文女作家散文自选集——哈佛采微》《哈佛缘》《一头栽进哈佛》等五部写哈佛的著作后,新近又推出了专写哈佛学人的新著《哈佛问学录》。看来,她真成了汉语世界介绍评价哈佛大学的“第一专家”了,而这部《哈佛问学录》,更是展示了哈佛与华裔学人的学术因缘,在联系中美学术文化的关系方面,可谓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张凤对哈佛大学太熟悉了。这不光因为她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目组工作了二十五年,且又负责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多年,主持了二百多场学术讲座,至今为止,她在哈佛已长达三十三年之久,对这所著名学府的历史、传统和现况,了如指掌,更因为她与这所名校的诸多学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著名教授们,特别是其中一批顶尖出色的华裔学者,有着长期、频繁、近距离的亲密接触,她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一流学者献身学问的精神魅力,看到了他们治学成就的殊异丰采,她感到自己有责任和义务,用手中富有激情的笔,将这些在世界最高学府讲坛上勤奋耕耘、声誉卓著的大家们,介绍给汉语世界的广大读者,让读者们走近他们,一睹他们的风采。
翻读《哈佛问学录》,笔者最鲜明的感觉是,张凤以她深密而又生花的妙笔,给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一个个高大伟岸的华裔学者形象,他们的名字,在学术界如雷贯耳——杨联陞、赵元任、张光直、卞学鐄、夏志清、高友工、韩南、叶嘉莹、傅伟勋、杜维明、孙康宜、王德威……他们有的长期在哈佛任教,有的毕业后到他校任教,又重返母校讲坛,有的则与哈佛有着千丝万缕的难解情结。他们所从事的学术领域各异,却个个成就卓著,在张凤笔下,显示了独特的学者风采和骄人的治学业绩——杨联陞的中国史研究、赵元任的语言学研究、张光直的考古学研究、卞学鐄的航天动力结构学研究、杜维明的儒学研究、李欧梵的都市文化研究、王德威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这些世界一流学者的成就,无不令我们肃然起敬,感慨万分!他们是哈佛的骄傲,是华裔学人的自豪!特别值得一说的是,一篇篇描述这些名师的文字,还翔实叙述了这些学人的人生经历、内心世界、学术雅趣,着力呈现了他们人生经历中富有人情味的片段,这大大增强了阅读兴味,对读者极富吸引力,彷佛感到自己也置身在了哈佛校园,与这些名师们零距离相处。
张凤女士乃史学科班出身,她是密西根州立大学历史系毕业的硕士,而她笔下所写各位哈佛学人,大多并非史学专业,我们读她这部《问学录》,发现在专业方面的叙述、阐发上,作者运笔自如,毫无芥蒂,丝毫不感觉这是一个非专业人士在介绍评述专家们的治学成就,这不得不叫人佩服。例如,评价张光直的考古学研究时,所用语言非常专业——“由殷墟出土的殉葬兵器,能推论出统治者有制度化的暴力使用。再由青铜彝器等运用‘在祀与戎’(《左传》),而不用在生产工具上……在此范畴中,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过渡到文明有着很强烈的连续性,在宗教和政权的集中方面,与中美洲的玛雅文明相似。”“他这种阐释有一定的说服力,曾掀起了欧美考古人类学界的大辩论。”又如,介绍评价杜维明教授的儒学研究,行文顺畅,既有介绍性文字,更有专业化的评述——“我们的文化和儒学是否能像其他思想一样,成为现代文明的组成要素?那就得看我们能否了解并效法孔孟荀以降的历代大儒,在每一个时代中,通过自觉批判,重新创造人文价值。”“回顾传统的儒者,已用血泪为中国知识分子浇灌了一株以道德责任为根、以学术修养为茎的大树。儒家这门学问的对象不是一套观念、一串命题,而是每个有血有肉、具体存在的人——真实无妄之人。儒学就是引导如何做人的学问。”以上这些阐述的文字,自然是张光直和杜维明本人的见解和思想,但张凤将其转化成了以作者自己的口吻来加以叙述和表达,这中间自然融入了她个人对这些学术思想的理解与思考。类似这样跨学科的“问学”,在书中可谓比比皆是,笔者以为,这充分体现了张凤本人的好学、博闻与融会贯通。
全书的文笔很值得首肯。这不光显现在介绍评述每个学者的文章标题上——它们往往既切中主题,又富有诗意,有的本身就是一句诗。例如写杨联陞是“一怀孤月映清流”,写杜维明是“为往圣继绝学”,写鹿桥吴纳孙是“《未央歌》歌未央”,写陆惠风是“欲识乾坤造化心”,写韩南和张爱玲是“绣荷包的缘分”等等。文笔优美的特点更呈现于具体的篇章中,例如,描述李欧梵早年学生时代的生活经历——“他可以在黑暗中放胆遨游,把银幕旁幻灯片上的剧情任意渲染,织造出更美丽动人的故事。他得到不少安慰,更发现了西方世界:古希腊的废墟、古罗马的竞技场、中古欧洲的城堡、美国西部的原野——好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散场后,从戏院走出来,他猛然感到小城的窒息,幻想将来要远渡重洋,到西方世界开创自己的天下,将在陌生的国度里,遍尝人生酸甜苦辣,再悄悄回来走进戏院旁的咖啡店,静静回味。夜晚,在万籁俱寂的街上,看完电影,骑着单车,驰骋在更绮丽浪漫的梦幻中。”
这段文字,可以说是在直接叙述李欧梵教授早年的生活经历,却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篇文采斐然的小说中的文字,其描写之真切、文字之富有韵味,令人不免击掌而叹。类似这样的例子,书中还可举出不少。
走笔至此,笔者自然要述及本书的总体风格特点,藉此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好在书中末尾“作者小传”中有一段评论文字,十分形象而又准确地概括了全书,不妨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这是北美第一部华人‘学术因缘’的传述,是为承《史记》的余绪,为‘文化中国’招魂,为论介研究华裔学者专精思想最具原创性的合传思想史,达到深层次的艺术概括和时代本质的揭示,以永恒的真诚,严谨且生动呈现,将如日中天一时之选的社会精英风貌动人显影。写作用语有分寸,笔锋常带感情。其作品成功之处,在于给人以历史感、文化感、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