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模式”美丽乡村建设》叶云、袁心平、李一霏等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无论是在熙熙攘攘的城市,或是宁静遥远的乡村,我国社会建设的步伐正变得越来越快。城市聚集着大量资本和人才,其建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较之乡村而言优势显而易见。不断缩小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差距,已成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果说城市是发展极,那么乡村就是稳定器。乡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一定程度上讲关乎中国未来之命运。《“内生模式”美丽乡村建设》以生态、人文、美学的三重维度,从理论到实践,针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新观点和新方法,这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了知识借鉴。
该书第一作者叶云教授长期专注于乡村建设与景观规划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他和研究团队成员袁心平、李一霏等青年学者,围绕乡村建设的“美丽”问题,深入湖北鄂州村落,开展调查、研究、设计和各种专业实践。该书就是他们头顶露水脚踩泥土,在乡村田间地头取得的创新性理论成果。
作者在基于“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的“内生模式”美丽乡村建设理论引领下,围绕“见山,见水,见乡愁”的建设目标和“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建设要求,以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乡村建设实践为案例,提出了包括村落规划、居民改造、景观设计、生态建设、村落形象推广的一揽子“美丽”构想与蓝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中国乡村建设的“美丽”之道。书中大量举证且运用研究团队在乡村建设中的大量实景图,从而增加了全书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正在逐年提高。一些地区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大力改善居住条件,尤其是中东部农村,一栋栋小洋楼拔地而起,蔚为壮观。但由于受到文化水平、知识视野的局限,不少农民在修建房屋的过程中,缺乏基本的审美常识和环境保护观念,导致很多房屋并无美丽可言。近几年,乡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面向“美丽”寻求突围。该书的出版,可谓正逢其需。
书名所提“内生模式”,原为经济学领域专业提法,意谓从事物内部寻求突破,用于书中颇有“自食其力”和“守正创新”两层寓意。在作者看来,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视域中的“内生”,除了自然资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诸多综合要素,还更多地与历史、人文、艺术紧密关联。更直接地讲,美丽乡村的规划与建设,除了政府力量,农民的主动介入、主动作为是内生性的力量。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民,赋予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的决策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村集体经济建设作为主要任务,促进村社共同体的发展,最终把村民组织起来,产生“内生活力”,使其自主建设家园。建设美丽乡村聚合着历史传承、民风习俗、价值偏好等,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诉求。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在美丽乡村的规划与建设中同样如此。作者提出,乡村规划设计中,要遵循“全民发展、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总体方针与策略。全国各地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民俗文化不同,乡村规划与建设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简单模式。无论是东部地区、南方地区,或是中部、西南和北方地区,乡村规划设计和建设都要在呈现特色方面下功夫。若简单挪用其他农村地区设计与建设的框架模式,无异于东施效颦。
在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的实践之中,有一些现象值得警惕。例如,我国徽州地区青瓦白墙的乡土建筑,古朴、简洁、雅致,具有浓郁的“中国风”。然而,遥隔上千公里外的某些省份,在乡村房屋、景观的规划与建设中,无视本土乡土文化与风格传承,对徽州建筑进行全盘复制。这样势必形成三个方面的后果:一是盲目建设斩断了本土的文脉传承,“乡愁”被连根拔起后荡然无存;二是推倒重来的理念耗费着人力和钱财,无视原有的资源再次利用;三是大张旗鼓的建设活生生地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面临考验。书中之所以倡导 “内生模式”,其实是对当前乡村规划与建设的“对症下药”。
也许有人觉得,要坚守美丽的乡村,只要有足够的经济资本,其他都不是事儿。这其实是一种暴富心态和审美无知的表现。乡村建设是综合工程,需要因地制宜、通盘布局。书中以鄂州万秀村建设为例,提出了“水之韵、鸟之家、竹之锦、枫之语、荷之梦”的营造目标。这凸显出生态优先的思想,且适用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方式。每一地的乡村规划与建设,只有也只能从内部寻找“灵感”,方能真正找到“美丽”之道。
美丽乡村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力量参与,多种要素交融,多种知识支撑。我国进入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树立科学的建设理念,以“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为先导,彰显传统与乡土文化的基因,在“内生模式”和“一盘棋”的思想指导下,中国乡村才会真正如诗如画地美起来。
作者:河东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薛伟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