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上海市志《民国上海市通志稿》首次面世
2019年8月16日,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地方史志学会、上海市历史学会指导,上海通志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市历史文献出版中心主办的“上海史志纂修的回顾与前瞻”学术座谈会暨《民国上海市通志稿》新书发布会在沪举行。座谈会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地方史志学会会长王依群主持。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洪民荣,上海市历史学会原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月之,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裘争平,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分别致辞。邬国义、杨志刚、戴鞍钢、巴兆祥、张剑光等十余位沪上专家学者围绕《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的学术意义、出版价值、开发利用展开了深入研讨,并对上海史志纂修的历程与经验进行了回顾与总结。
《民国上海市通志稿》,原名为《上海市通志》,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市内容最丰富、史料价值颇高的市级志书。1932年7月,上海市通志馆成立后,由首任馆长柳亚子先生主持编纂,时间跨度从上海的溯源到1933年。原计划为25编,最终成型并留存至今的,有14编,涉及沿革建置、租界、教育、金融、宗教、学艺、地文、政治、党务、外交、风俗等方面内容。为了将这些珍贵史料公之于众,由上海通志馆联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克服重重困难,使《上海市通志稿》在纂修80余年后正式问世,并亮相2019年上海书展。在此之前,上海只有府志、县志、乡土志等,尚无完整、系统的上海通志流传,因此,作为上海第一部市志修纂成果,《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的首次面世,具有填补空白的重要意义。
洪民荣指出,《上海市通志》开风气之先,在此之前,未见完整、系统的近代上海市志纂修计划。《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的问世,是上海近代史以及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为新时代方志修纂范式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更为深化、推进上海史志、江南文化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和视角,是新时期上海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产物,也是上海和全国方志界、史学界的盛事。
王依群介绍了《民国上海市通志稿》出版缘起和特点。他指出,与旧志不同,除引用文献外,全文用白话文撰成,这是柳亚子先生顶住非议、矢志坚守的结果,便利了民众阅读、扩大传播,显示了敏锐的前瞻性眼光。《上海市通志》在体例上对旧志斟酌损益、新增门类,为后续志书的纂修提供了宝贵经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当时上海通志馆内各方面专家、学者征集、收藏的珍贵资料。
熊月之指出,《上海市通志》稿在新旧方志学之间,树立起一个特征鲜明的标杆,不仅为当代新方志的编纂工作提供了参照和借鉴,更有助于深化近代上海史的研究。“上海已有府志、县志,但这次整理出版的,是第一部上海市志,份量是不一样的。民国时期的上海市通志编撰人员面对头绪繁多、史料复杂的情况,下了大功夫进行文献史料的整理和搜集工作,很多工作如当时他们不做,我们现在也将无从着手。比如他们当年曾给各国驻上海领事馆发信,寄调查表,请领事馆填写领事馆建立之初的一切情况。第一批信函发出后,大多数领事馆填写寄回了调查表,但也有一些没有回音。过一阵子,通志办的人再一次发信寄去表格,并不轻易放过原始资料征集工作。我看过当年通志办工作人员与领事馆的那些来往书信,非常感人。他们的工作真是了不得,为我们现在的上海市通志编撰工作提供了良好基础。”
高克勤指出,《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的出版过程长达七年,算上酝酿策划的过程,则十几年不止。其中第一册的出版历时一年,因有当年民国时的定稿作基础,算是很顺利,而后面的二、三、四册则面临不同定稿版本的选择,以及未定稿的增补或改动等具体编辑工作,殊为不易。如今全书出版,使这批珍贵史料能面向社会公开流布,可谓化一为百,着实可喜可贺。
上海通志馆副馆长吴一峻说,当年通志馆为从天一阁私藏古书中找到相关史料,动用各方人脉方把某海内孤本图书借出来,为翻拍成照片留存资料,通志馆的人又不惜自己凑了300大洋,这才使天一阁答应他们翻拍。类似这样为求史料不遗余力的故事,在上海市通志的编撰过程中颇有不少。上海通志的编撰过程,亦是一部大型史书。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的学术价值毋庸置疑。该套书可以让上海市民见证城市历史发展的深刻烙印,梳理上海文脉,深化地情研究,从而为研究长三角地区城市特色和文化传承、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贡献扎实的学术支撑。
作者:朱自奋
编辑:朱自奋
责任编辑:徐坚忠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