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不卖酒,开始卖车了。前段时间,一则五粮液拍卖公车的消息夺人眼球,悍马、辉腾、沃尔沃、奥迪……340辆公车插上草标,待价而沽,阵势了得。
五粮液卖车,可以视作公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多年来,这种“车轮上的腐败”层出不穷、屡见不鲜。有的公车,流连于旅游景点、高档饭店、休闲会所门口;有的公车,惹是生非、横冲直撞、公然违章;有的公车异化为权力的象征与标识,“屁股坐着一幢楼”,群众对此深恶痛疾。
多年来,国内公车改革虽有推进,但公车私用、滥用的痼疾始终难以根治,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认为,公车改革需避免重蹈“黄宗羲定律”——300多年前,明末思想家黄宗羲发现,历史上每次税赋改革后,百姓负担在降低一段时间后,又会重新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有时甚至更高。公车改革也必须避免越改越多、越改越乱的怪圈。
为何公车改革如此艰难?不是无法可依。国家明确规定:省部级以上官员才有专车,其他的都叫一般公务车;亦非缺乏具体措施,部分地区为公车设置特殊标志、加装GPS定位系统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眼下,公车改革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现行公车制度受益者既是规则制定者,也是规则监督者,还是违规的惩罚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这样的框架下,改革势必受到各种利益藩篱的阻挠。
要破除这样的利益藩篱,就必须让公车回归“公”的属性:只有公务活动才能使用,并且接受公众监督。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对于公车,只有让其真正姓公,才能开得端,行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