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地方志与国史、家谱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三大支柱,记载了数千年中华文明,并使之不断传承。修志不仅具有“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的存史价值,更可起到以志为鉴、启迪后人的巨大作用
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日前在京举行,李克强总理作批示并指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存史、育人、资政,做好编修工作十分重要”,强调“修志问道,以启未来”。
修志工作“功在当前,利在千秋”
当前,全国上下正广泛开展第二轮修志工作,这是当代人必须担当的现实责任,更是崇高的历史使命。地方志与国史、家谱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三大支柱,记载了数千年中华文明,并使之不断传承。全国目前保存的各种方志有8500种左右,11万余卷,占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左右,这些文献为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极其宝贵和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资料。
修志不仅具有“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的存史价值,更可起到以志为鉴、启迪后人的巨大作用。修志的过程,客观上是对一个地区地情一次系统、全面、深入的大调查,可以记录发展成就、梳理发展轨迹、总结发展经验、分析发展得失,为科学决策提供翔实、真实和可靠的依据、借鉴与启发;其积累的巨量文字、数据和图照文献同样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是不可替代的地情数据库、信息库和资料库。
修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体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国务院2006年5月18日颁布了《地方志工作条例》,对什么是地方志、为什么要修志、怎样修志和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作出了明确规定,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地方志工作的行政法规,开创了依法修志的历史进程,极大推动了全社会的修志工作。上海自2011年5月18日起施行《上海市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以来,更进一步形成了在干部群众中修志、读志、用志的良好氛围。
围绕改革开放30年全面推进二轮修志工作
2010年上海开始了以1978-2010年为上下限的二轮修志工作,这是对波澜壮阔的30多年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第一次全面、系统、完整和真实的记录,也是上海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当前,上海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正开展面向未来30年上海的战略研究。面向未来30年,理当回望过去30年;而2018年,又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更有必要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加快推进二轮修志工作。
韩正书记对做好改革开放修志工作非常重视,指出把握上海的发展,既要认识当下的发展环境和态势,也要知道过去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迁。因此,对于二轮修志,必须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政治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二轮修志分为上海市志、上海市级专志和上海市区县续志三个系列,规划245部。这也是全国各地规模最大、涵盖领域最广、内容最全面的志书规划。按照规划,2015年前完成上海市区县志续志系列志书的编纂工作;2020年前完成上海市志和上海市级专志系列的编纂工作。
修志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学术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是“一项不容易引起重视的重要工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各系统、各部门、各地区都应当把修志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事业来抓;全体编纂人员应树立崇高的荣誉意识和奉献精神,不是所有人都有幸可以修志,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修志,“板凳干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应以耐得住寂寞的勇气和承受艰苦的心理准备,打造志书的精品佳作,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修志人;地方志工作机构要积极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创新方式和督促指导,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修志工作,营造积极向上的修志氛围;各级干部应当自觉增强读志、传志和用志的认识,把读志、传志和用志作为提高自身修养和提升工作素质的重要方式。
修志读志用志并重,积极为改革开放服务
修志是一项承载历史的崇高事业,但不能单纯为修志而修志。习近平总书记2月25日在首都博物馆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时就指出,“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我们,激发我们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从当前来说,可以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用好一轮修志的重要成果。上海第一轮修志记述了至1995年上海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巨变发展成为国际性大都市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一轮修志编纂出版了12部区志、10部县志和100多部专志,合计130多部、15000万字,并以此为基础,编撰出版了10册、46卷、247章、1100万字的鸿篇巨制《上海通志》。为充分发挥服务社会功能,对一轮修志成果可以浓缩提炼制作简本,也可以适应多媒体时代的特点,制成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形式,广泛开展具有吸引力的推广与普及教育。
二是积极用好二轮修志的阶段性成果。二轮修志是一个逐年推进、分批完成的过程,因此,要重视这一过程中发现的史料、挖掘的成果和提炼的经验,及时通过专报、简报、文章等形式,做好建言献策和宣传推广工作,积极为有关部门提供有用的咨询服务。要适应网络和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探索修以致用的各种方式,促进修志工作与时俱进。
三是积极用好浩瀚的地情资料数据。从全国来说,上海二轮修志中一项非常具有特色和重要的工作,是制作电子资料卡片和编写资料长编,这必将积累巨量的系统、全面和真实的上海市地情资料,是记录、研究和发现上海极其珍贵的资料宝库。为此,可以开发二轮修志地情资料收集、整理、展示和使用的独特功能,加快建设上海地情资料数据库,使之成为上海具有综合性、史料性、文献性和信息化程度高的地情资料中心,广泛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文/洪民荣
(作者为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