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980年考入上海外国语学院(1994年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学习,迎接我们入校的是校长王季愚。到今年5月6日,老校长去世整整33年。如今,我毕业30年后又回到母校工作,读到的第一份校史资料就是关于王校长的纪念文集。阅读前辈们撰写的纪念文章和她的遗稿,我依然感慨良多。
王季愚是人民教育家,是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在办学治校的几十年间,她坚守政治信念,坚持办学规律,忠诚外语教育事业,提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办学思想,并付诸实践。她认为,“外语水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水平的标志之一”。要把外语教学办好、办活,“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要求“在外语教学战线上的干部要学习、研究外语教学规律,要深入教学实际,按教学规律办事,切不要瞎指挥”。这些思想对于当今的高校办学与管理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外语专业学习同样重要
王季愚特别重视外语类院校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担任哈尔滨外语专科学校的领导时,她就在学校设立了专门的教研部门,鼓励同事并亲自讲授政治理论课、形势与任务课,开设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和中国近代史等的课程和讲座。
王季愚认为,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方法是掌握系统的理论,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她曾把世界观、人生观形象地比喻为外语教育中的“方向盘”,并重点抓师资队伍建设。她对教师强调两点:一是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掌握理论的精神实质,掌握研究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理论课教学一定先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要针对每一批学生的不同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她作报告,不讲抽象的大道理,也不提空洞的政治口号,几乎不用“必须”、“应该”这类词语。当时的学生至今回忆说,听王校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大享受”。
外语专业的思想政治课如何结合外语教育特点开展,体现外语院校特色,王季愚的探索和做法给我们留下很大启示。她非常注重把外语专业的学习与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当时,《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刚发表或公布,其俄文文本就被用来做附加教材进行教学;国际上的一些最新的重要文件或文献,如斯大林的《论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爱伦堡在世界和平大会上的发言等原文都被用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料来学习。
这种以外文学习重要时事文献的做法,将外语学习与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克服了两者简单割裂的教学方式,尤其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发扬。
二、学习外语要多读原文,这是个规律
王季愚在主持哈外专的初创时期,充分利用了哈尔滨苏侨多的优势,聘用苏侨来校工作,除了专业课的主讲教师,学校里的助教,体育、舞蹈、音乐、美术等课程的教师,甚至学校打字员、保洁员、医务员等都聘用苏侨,目的就是创造学习外语的环境,“用俄语教学俄语”、“随时随地说俄语”。学生几乎整天处于“只讲俄语”的会话环境中,真正使俄语教学融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这种做法是非常成功,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政治素质高、俄语技能强的人才。
“文革”后期,外语教育受到冲击,有人认为学生不应读外文原文,王季愚却坚持原则,大胆直言,“学习外语要多读原文,这是个规律”。改革开放后,她就要求尽快聘请外国专家,引进国外先进教材,采购外国图书,与国外大学建立校际关系;还要求学生收听外国广播,多看外国电影,开展外语课外活动,记外文日记,用外文撰写论文,参加外语实践活动等。
王季愚坚持外语教育规律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认为无论何种教法,一要注意结合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师生的特点;二是符合外语教学的科学规律。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专家为我国俄语专业制订了统一教学计划和15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王季愚对此很有保留,不主张全面贯彻。她认为,这些计划和大纲,一没有把俄语作为外国语的特点充分体现反映出来,有许多地方是直接借用苏联俄语作为本国语的教学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完全不符,不能全部照搬;二是苏联的外语教学法“自觉对比法”有其合理的成份,也有过于强调系统理论知识、热衷于翻译对比等缺点,因而要有分析地“择适者采用之”。后来的实践证明,老校长的见解是非常正确的,在50年代末,高校不得不对俄语教学进行了全面改革。
三、汉语教学与外语教学同等重要
王季愚认为外语教育的最重要规律之一就是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同等重要。
建国初期,她就开创性地在外语学校内设置语文教研室,请周艾若(周扬的儿子)和李人纪(李立三的儿子)来校教中文,系统讲授中国文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中文表达能力。她多次强调要正确处理母语与外语在外语教育中的关系。为了加强学生的中文功底,她还请戈宝权先生到学校讲课。
1980年,王季愚还提出“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问题”,认为应该将此列入外语教育的发展规划里。当下中国海外孔子学院的兴办是30多年前她这一远见的最好注脚。
30多年过去了,外语教育已经从主要“引进来”步入“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新时代,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如何能够使外语人才贯通中外、胜任新时代要求,成了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这要求外语院校从外语教育规律和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需要出发,在教学科研中牢牢把握一个“外”字,保持和发展外国语言文学领域的传统专业优势和学科高峰的地位,兼顾其他学科发展;同时,要强化一个“中”字,丰富学生的中国文化底蕴,培养其沟通中外、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目标是实现“中”和“外”统一,使二者在学科和专业建设全过程中协同发展,保持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内不可替代的特色。
33年前,老校长在弥留之际仍眷恋着她终生热爱的教育事业,叮嘱“好好教书”。大学本业在于“立德树人”,当今多元价值观取向和复杂的利益结构越来越严峻地考验着我们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考验着我们对创新进取的勇气和担当,老校长的办学思想和理念继续引导我们前行。
文/姜锋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