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宝兴里第一代居委干部在主任单粲宝家讨论工作。
上世纪五十年代,X光机在上海成批生产。 (资料照片)
国产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国产第一台10万千瓦双水内冷发电机组、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新中国第一本电影杂志《大众电影》……上海解放65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30余组反映新中国“上海先行”的珍贵档案在上海档案馆浮出水面。这些反映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在城市治理、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工业生产、金融贸易、科学研究、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先行于全国的珍贵档案,将于5月15日起在上海档案馆首次向市民公开。昨天,上海市档案馆研究馆员石磊、黎霞等人向记者率先披露这批珍贵档案中鲜为人知的内容,以档案的视角解读上海发展历程。
解放初宝兴里探索群众自治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根据陈毅市长的指示,进一步改善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是今后各区的主要任务之一。当时的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居民都散居在各条大小不同的里弄里,因此,加强和组织各区里弄居民的工作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1949年12月,“宝兴里居民福利委员会”在上海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居民委员会。1950年宝兴里家庭妇女积极踊跃捐赠寒衣救济灾民、宝兴里第一代居委干部办公的照片、王怡白的劳模评定表和1950年《文汇报》对宝兴里居委工作经验的报道等档案均为人们还原了这段历史。
当时,宝兴里所在的黄浦区,是全市的商业中心,汇集了较多的机关和办公大楼,解放前区内也鱼龙混杂,不乏流氓势力,社会情况相当复杂。在黄浦区接管会代表、地下党员王怡白和公安机关代表、地下党员屈大勇等的组织发动下,金陵东路的宝兴里居民自发成立了福利会,探索基层群众自治,带领居民克服种种困难。“宝兴里居民福利委员会”下设治安组、文教卫生组,积极组织居民防特防火防盗;该会还办起了黑板报,组织了读报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大扫除,组织妇女和失学儿童开办识字班等。1950年,由于出色的工作成绩,当时年仅27岁的王怡白深得群众拥护,被评为上海市一等劳模。1950年1月23日,《文汇报》还在头版位置刊发长篇报道《黄浦区全面发动里弄组织》,推广宝兴里居民委员会经验。
填补我国真空技术领域空白
一份上海精密医疗器械厂X光机研制情况材料、复旦大学物理系蔡祖泉和X光管生产小组先进事迹材料等档案,揭示了新中国第一台X光机的诞生历程。
1952年9月,国内第一台200毫安医用X光机由上海精密医疗器械厂前身华东工业部器械二厂的工程师严家莹、张熙明和副厂长闻尧、车间主任朱德鑫等一起研制成功,安装于中山医院内进行试用。1953年,上海精密医疗器械厂以“建设牌”命名,批量生产X光机。此时新技术还不稳定,该厂又与蔡祖泉等合作,解决了真空铸靶、阴极设计、铜与玻璃的管状封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试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医用封闭式X光管,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使我国电真空器件的设计和制造步入新阶段。
研制第一台10万倍电子显微镜
1960年上海光学仪器厂电子显微镜小组先进事迹材料、西藏代表团成员在沪参观电子显微镜的照片和1965年鉴定一级电子显微镜的档案,让我国第一台10万倍电子显微镜的研制过程渐渐清晰。
1956年,我国提出要研制电子显微镜,但当时苏联顾问认为电子显微镜难度太大,12年内中国做不出来,中国如要用,可向苏联买。中国的科研人员却没有放弃。1958年,长春光机所在姚骏恩主持下开始研制电镜;1959年,上海光学仪器厂栗伍风、蔡志岐等一群平均年龄23岁的电子爱好者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位教师和中国科学院上海陶瓷冶金研究所的一位工程师协助下,参考长春光机所的设计资料,终于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10万倍(电子放大2万倍)电磁式电子显微镜,分辨率20埃。
这是中国仪器仪表工业技术水平飞跃发展的标志之一,当时世界上只有七八个科技发达的国家能够制造。1959年10月,这只显微镜亮相北京一个大型的展览会,现场观众好奇地排起长队来观看电子显微镜下蚊子翅膀上的“汗毛”。
文汇报记者 范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