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一琼
位于南宁路上的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每天人来人往。很多人来此办事,仅需跑一至两趟。但这为数不多的一两次,却让很多人卸去了此前对“衙门”的高冷感受和防备心理。有了科技和人文的助力,政务服务带去了更多家门口般的亲切感。
力促更多部门“合署受理”
一早,某广告公司的徐小姐来到行政服务中心。她在迎宾大厅查询机上查询了相关事项办事指南,根据指引取号后,来到等候区域等待。很快,徐小姐手机接到了通知信息,告知其前往C区某窗口办理事项。
徐小姐来到指定窗口,递交申请材料后,当场就拿到了设立户外广告许可证及户外广告工商登记证。原来,这个窗口是区市场监管局和区绿化市容局合署窗口,一窗两席,一口受理。办事人员只需事先在网上预约、网上递交材料、经过在线审批后,最后来到现场递交一致材料,就能实现最后办结一次取证。这样的跨系统、跨部门合署受理业务在全市尚属领先。“原先,申请设立户外广告需要跑工商、市容两个部门,来来回回要跑好几趟。现在经过前期网上递交材料,现场一口受理,一次就能解决问题。”
据悉,今后,行政服务中心将陆续压缩更多服务流程,力促更多部门合署受理,后台流转。
“岛型”窗口,挤压高冷感
正值暑假,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内的出入境业务办理窗口异常繁忙,最多一天受理了上千单业务。很多带着孩子前来办理出国游学证件的父母发现,办证厅等候区域内所有凳桌角都被设计成了安全的圆形。
行政服务中心的“人文范儿”还不止这些。
大厅里合理分布着众多智能终端:有立式查询机,可以查询办事窗口位置、办事指南、办事进度等;有自助服务终端,可以通过刷身份证、法人一证通进行实名认证和登录,使用终端的扫描仪、打印机进行自助预约、自助填表、自助打印/复印等服务。部分业务量大的办理大厅被设置成“无声大厅”,取消了原先闹哄哄的“叫号”,使用手机短信告知系统,便于当事人在等候办理业务时接听电话、商谈事项、甚至安静休息。
除了取号、信息通知系统外,大厅里还设有自助填单信息岛,触摸屏上可以显示样单查询展示,辅助填单,自助充电等。
而所有办事区域的窗口柜台也从传统的“线型”改为“岛型”,一方面把更多空间留给办事人,扩大政民接触面;同时也加强监督,力促后台各项机制运行的高效。
整个办事大厅还有一个运行状态屏,用于展示各窗口整体运行状态,平均等候时长,办理情况及满意度等。
基本信息只需填一次
当下,政务服务已走过了“上网(接入互联网)、上云(云计算迁移)”的阶段,开始进入“上数(即大数据分析)”时代。
因此,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在硬件建设外,强调了后台的大数据汇总、分析系统。目前已接入12条专网和73个部门审批系统,实现了资源信息互联互通。
这个“数据智能中心”也为城区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行政服务中心后台的大数据平台上,形成了城市管理、行政服务、产业经济、卫生健康等诸多板块,每一板块之后都有实时更新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生成图表,便于管理,一目了然。
依托强大数据的支撑,目前行政服务中心已实现100%入驻事项上网、100%开通网上预约,打造出“网上政务服务超市”。很多前来办过事项的百姓,其基本数据已全部存入后台,下一次,同一个人再来办理相关或非相关事项时,可以免去重复填写基本数据,真正实现了人性化与便利化。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