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宪
核心观点
促进科技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度融合,必然要求我们建立鼓励创业创新的制度和生态体系,给创新者以激励,给创造者以空间,给创业者以保障,发展创新型经济
李克强总理日前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时指出,在国家整体创新中,“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像交响乐、大合唱中的高、中、低音,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促进科技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度融合,必然要求我们建立鼓励创业创新的制度和生态体系,给创新者以激励,给创造者以空间,给创业者以保障,发展创新型经济。
大学要承担起培养创业创新人才的重任
在美国硅谷和波士顿,在以色列硅溪(从特拉维夫到海法的地中海沿岸地区),云集着一大批以新技术研发为使命的新创公司(start-ups),它们在从事的就是内在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的创业。那么,需要哪些基本条件,我们也能打造出更多的新创公司,进而使创新成果产业化呢?这些基本条件的整体观照,就是创业创新的生态系统。所谓生态系统,就是主体和环境,以及二者间及主体间的关系与协同。先来看主体。大学,研究机构,孵化器,创业公司,风险投资,都是创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基本主体。这里主要谈谈大学、孵化器和风险投资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现代的大学有一项责无旁贷的新使命,那就是培养创业创新人才。这是解决创业创新的“人”从哪里来这个最为首要的问题。为什么要动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因为创业试错、创新试错为“对”的概率很低,所以,使更多有能力的人愿意出来试错,这是创业创新最为基本的前提。如果说在技术进步缓慢或商品短缺的年代,创业者敢于冒险就可能成功,那么,在今天能够并敢于进行创业试错的人一般都要接受过良好教育。因此,越是有影响力的大学,在创业创新教育方面就越是走在前列。美国是世界上一流大学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实行创新创业教育最早、最成功的国家,斯坦福和麻省理工就是创业创新教育的成功者和领跑者。以色列的希伯来、特拉维夫和海法理工等大学,德国的慕尼黑工业大学都在创业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它们为当地的创业创新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本。而现行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并不适应创业创新教育的发展,所以,在创业创新驱动的倒逼下,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才能使中国的大学承担起培养创业创新人才的重任。
供给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
对于从事技术创新的创业者来说,孵化器和风险投资是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今天的孵化器主要不是场所的概念,而是各种服务的提供是否完善、是否配套的问题。例如,对于“互联网+”的创业,就需要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所以,基于创业服务平台的创业成为一个热点。笔者认为,创业服务产业的发展将逐步成为孵化器的主流,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地方政府以前在这方面的作用。风险投资应该是创业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本身又相对独立,介于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之间。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通道,就是风险投资产业,而这恰恰是我们的“软肋”。这一点我们要向以色列学习。以色列人均风险资本投资在全球最高。虽然,在以色列传统行业中办一家公司,即便只想获得一笔小额贷款也会有很多麻烦,但新创公司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融资。其实,这个背后也是市场选择。因为在以色列狭小的市场上,基于供给创新的创业,一旦成功,会在全球范围内创造新的需求,或转化潜在需求为现实需求,而从事基于现有市场需求的创业大多是没有机会的。在我国,尽管基于现实需求的创业还有一些机会,但现实需求的饱和是很快的,最终有生命力的,是供给创新,创造新的需求,实现潜在需求。
在创业创新的生态系统中,大学产生创办新创公司的人力资本,即创业创新人才;创业服务产业和风险投资产业则为他们创造相应的条件;创业者和风险投资人都在进行需求试错,都有强烈的试错为“对”的冲动,他们之间的对接能够较好地解决产业化的机制问题。无论在硅谷,还是在硅溪,新技术研发成功后,或在技术市场上转让,或新创公司被大公司兼并,抑或在创业板上市。如此种种,就是内在创新的创业与产业化过程的良性互动。
创业服务和风投就是新创公司的环境
关于创业创新环境,我们现在所说的主要是政府在创业创新的准入、审批和税收等方面的制度环境。其实,环境是多层次的,对于新创公司来说,创业服务和风险投资就是它们的环境。今后一个时期,要更加优化创业创新的制度环境,以形成促进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深度融合的生态系统。这里的关键,就是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点:动力转换,创新驱动。供给创新的驱动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即供给侧的动力,主要来自:内生于经济体系的技术变革,有着边际报酬递增特征的人力资本和企业家精神即创业创新精神。各级政府为创业创新所做的工作,要以有助于推动技术变革,形成人力资本和发扬创业创新精神为标杆,凡有与此违背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都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对象,进而,为政府在创业创新生态系统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定位。
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靠深化简政放权等改革清障搭台。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就能形成更为强劲而持久的发展动力,促进中国新一轮经济“破茧成蝶”、行稳致远。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