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2:道听途说,对材料的引证和述评过于绝对
书面写作比口语表达更严肃审慎,因此,对材料的引证和述评不能过于绝对。如:
据报道,日本人都有这样一个习惯:每天早晨从家中离开时,都要对镜子说:一切从头开始,加油,今天一定会更好。
日本有一亿多人口,怎么可能都这样做?! 可见,不严密的表述和论证会使整个论证体系缺乏说服力。此外,还有一些同学引用材料时缺乏思考,盲目轻信,情感倾向也不是很妥当。
如:韩国人非常支持自己的国货,很少买欧美汽车,街上几乎没有日本汽车。就中国人崇洋媚外,买了日本车还趾高气扬的,真该把它们全部砸光。
曾几何时封建统治的枷锁束缚了人的思想,强迫着人们过着乏味的生活。直到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思想才彻底解放,在朝阳中迎接新的旅程。
先且不论这些材料对本次作文话题的支撑角度,单是其认识的简单和情感态度的偏激就值得商榷。同学们作为成长中的中国公民,应该有全球化视野,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而上文的第二句话则不知从何说起。古代的生活未必“乏味”,今天的生活就一定都是“新的旅程”? 这些过于简单化的判断,貌似政治正确,实则是对国家政策观念的误解。
引用材料前,我们应该对材料有充分的认识和准确的理解,道听途说就妄下断语是要不得的。论说文的写作应该是严肃审慎的自我表达,非经深入独立思考之事不得随意征引。
问题3:先入为主窜改材料,缺乏逻辑联系
有一些同学考前准备了不少素材,这是一个好习惯。但考试时,看到作文题,要根据话题指向,从所备材料中进行筛选,选择那些能准确证明考试作文主题的材料。可现在,有些同学未经深入思考,不去搭建材料与话题之间的桥梁,而是生拉硬扯,主题先行,材料常被窜改得似是而非。如:
王国维,不像鲁迅弃医从文,努力唤起人们的斗志。王国维不堪重负,跳湖自尽,落得个凄凉结局。如果他认为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有着新的希望,或许他的人生就可画上圆满的句号。
考生若要高扬对新生的向往追求,自有足够的材料备选。如果缺乏文化底蕴,最好不要“指点江山”,对文化名人、文化现象胡乱点评。王国维的自尽在稍有文化的人心目中至少是值得尊重的,绝不是简单的“落得个凄凉结局”,而且与鲁迅的“弃医从文”对比,更是不伦不类。
还有部分同学平时积累有限,思考不足,写作文时生拉硬拽当然就不足为奇。如:
司马迁在编史记的时候,想的不是他住的条件不好,而是每过一天,时间就减少了一天。他得抓紧时间编写史记,而每一天的编写也使得他逐渐接近生命的终点。对他来说,每一天都不相同。
司马迁的《史记》不是“编”的,是他依据多年翻阅文献资料和游历寻访创作的,以史实为原型,融入了自己合理的想象和强烈的情感。受刑之后,他“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在写 《史记》 时的确会想到来日无多,但这又怎么能证明“每一天都不相同”,“每一天都可以是新的一天”呢?
有些材料本身是可用的,但如果学生表述杂乱不清,便造成了逻辑混乱,不能很好地支撑观点。如:
梁思成和林徽因,八年抗战中迁入内地临江而居,他们相依为命。林事后回忆说:“我相信战争终会胜利。日本人若来了,我们就和长江一起。”可见心怀信念,有决心信心,是生活在困难中的支柱。而梁林也是在这八年中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其毅力与热心可想而知。
首先是语义模糊,何为“日本人若来了,我们就和长江一起”? 关键词有“信念”“信心”“毅力”“热心”,杂乱且没有足可支撑论点的分析。作者要表述的可能是梁林夫妇相信抗战会胜利,所以在国家危亡时他们没有绝望迷茫,能够坚忍地面对今天的苦难,相信将迎来美好的明天;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事业,所以即使今天的条件再艰苦,他们也能孜孜不倦地完成他们的事业,为祖国的明天献礼。这是我们根据这段模糊的表述猜测出来的意思。建议考生们引用材料之后要进行分析,要在材料和观点之间建立明确的通道。
写作,开始于写作之前。每一天学习生活中接触的事件 (材料) 都可能引发我们的思考。所以,建议广大同学和考生先从材料中寻找那些有可能将我们的思考引向深入的“点”,然后循此开掘,深入分析,根据论题,有针对性地展开思考。请一定要注意思维的同一律 (思考的内容必须确定) 和论证的严密性。经过这样的训练,我们引用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作者为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