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天11:30分,随着高考语文科目收官,上海以及全国各省市的作文题陆续公布。今年上海卷的作文题为“评价他人的生活”,除了走出考场的考生感觉一身轻松,有话可说,这道作文题还收获了近年来不常见的“待遇”——无论是语文教学圈还是圈外人士,大多对这道题目持赞赏的态度。
今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如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看来看看语文圈内圈外人士对今年全国作文题的评价吧——
观点1:今年的上海卷作文题出了大家早就该思考的“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的问题了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唐亚林:
上海卷今年出的作文题是一个中国人活到现在必须要思考的好题目。今天我在朋友圈转发了这一题目之后,引发了不少大学教授在此转发下面评论“这是好题目”、“世界上大多数事情就是‘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这句话可说是话糙理不糙”。
人生活在世界,总是需要与他人发生关系。东西方文化中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免不了要说说别人,也会被别人评论。但现在值得关注的是,我们个人的选择往往受到世俗的影响,因而常常出现人在他人的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忽视自我的价值。这其实是中国改革开放至今最需要反思的问题之一。
所谓的评价包括对别人公共行为的评价和对个人行为的评价。最值得关注的是对个人行为的评价带来的负面的影响。这个作文题如果上升到哲学层面来写的话,题目应该是“他人即地狱”,进入社会评价体系层面,题目则应该是“生活在他人评价体系中,是人生的一大悲哀”。尤其是长期以来生活在一元价值评价体系之中,更是人生的一大悲哀。
其实,从这两年接触到的年轻学生来看,他们对于他人的评价和他人的生活其实并不那么感冒,而且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确实长期生活在一元评价中,比如以学业未唯一的评判标准,因此他们对这句话的感触更深,应该可以有话可写。
观点2:今年上海卷作文可写的主题非常多
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
上海卷今年的作文题,延续了一直以来上海高考作文题的风格,让学生有写作空间,有话可说。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更关注的往往是身边人的生活,或者是被身边人所评价,因此这个作文题可说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这是第一次没有设定题材,因此一定是现象述评性的文章,只要学生的文章中有鲜明的观点,一般都可以达到合格的标准。
如果我写的话,我就会以“少评价别人的生活,技术的发展使得评价别人的生活更容易,但是也更容易带来‘隐性的恶’”。前半段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想到,后半段只有作文好的学生会思考到。其实作文是非常考验学生的思考能力的,每年上海卷出卷的一个重要的准则就是让学生有话可写,同时还要让学生无法准备。今年的这个作文题可以让学生有话可写,估计会出现大量的47、48分的作文,但是要深入思考并不那么容易。
观点3:好的作文题是内核开放有弹性,不能让考生唱“同一首歌”
同济大学中文系主任张生:
今年各地高考题,我个人比较欣赏的是浙江卷的“虚拟与现实”,还有全国卷I的“奖惩之后”,让学生看漫画写作。纵观各地的考题,相对来说,这两道作文题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比较大,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有不同的视角,只有言之成理,就可以形成不同的结论。
以“虚拟与现实”为例,考生可以畅谈这种新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各种影响,比如,VR可能干扰人类思考,或者说,VR将帮助人们摆脱现实空间的限制。这道题目能够考出学生的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上海的作文题“评价他人的生活”,考生应该有话可说,但就担心很多考生说不出太多话。这道考题公布后,我关注了很多身边人的反映,大多数都是把这道作文题和微信等社交媒体上的朋友圈联系在一起,无形中把这道题目演变成了“如何评论微信朋友圈的生活”。这就是今年上海卷作文题目的“问题”:在审题上几乎没有难度,没有考生读不懂题目,但让要高中生从社会层面思考对他人生活的评论,给出具有深度的思考和分析,估计对多数学生来说构成了一定难度。
当然,有些省市的题目看上去贴近考生生活,让每个人都有话可说,其实留给考生的发挥空间很小。简单地说,这类题目表面是开放的,内核则是封闭的,离理想的考题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
以全国卷III作文题“小羽的创业故事”来说,大体讲的是遵守市场规则,打击“山寨”。不管学生如何发挥、如何议论,最终都会呈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因为学生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去写鼓励“山寨”。这样的高考作文,事实上很难对考生的思考水平做出区分,也难以拉开区分度。
我个人最不欣赏的是今年北京卷的题目:论“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不可否认,陈忠实是一位伟大作家,但老腔就算再让人感到震撼,那毕竟也只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审美趣味,具有非常浓厚的地方色彩。现代社会倡导价值多元,你可以欣赏老腔,我也可以欣赏豫剧或者其他西洋乐,而让考生依从同一种审美趣味,继而做出论述,这种考场作文客观上会酿成“同一首歌”的局面,给考生的发挥余地实在有限。
观点4:今年出了一道有趣的题目,或对高中生有些难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吴遵民:
今年上海高考语文卷的作文题目是就评价他人生活自己选个题目做一篇不低于八百字的作文。此题目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否有点难呢?如果没有生活阅历,没有法律意识论述起来学生会有点犯怵?不过,这是一个有趣的题目,首先“他人”的生活很可能成为你今后的生活,因为他人给了你启示、给了你激励乃至动力。比如乔布斯、马云等。但他人生活也有隐私权,他人也有保护自己私生活不被暴露不被评价的权利,那么轻易暴露他人的生活隐私,窥测他人的生活癖好,这难道是一个健康社会应有的伦理?如果一个社会不主意保护个人隐私权,那这个社会同样会乱套的。所以这个题目应该是个议论文或论说文,而如何把握一个评价的度应该成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所以如果我来做,那题目就是“评价他人生活的基本尺度”或“评价他人生活的利与弊”。
观点5:最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今年水平最高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英瑾:
最近几年的作文考题,今年命题总体水平是最高的,无论是上海还是全国其他省市都是如此,在作文命题上都展现了较高的立意和水平。很多题目都有现实针对性,留给考生较大的发挥空间,能够考出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
先说上海的题目,评价他人的生活。这道题目实际上包含两个面向:一个是公共面向,人生活在社会上,对于和他人生活的信息,如何评论;第二个是私人面向,有一些信息事关他人隐私、是不宜或不公开的,所以这道题目引导考生关注的是,作为现代人,如何在社会中搞清楚、把握好“度”的问题。比如,公开评论与背后评论,恰当评论与不恰当评论,坦承评论与不坦承评论等等,这道题目总体的立意较高,有助于测试考生看待社会问题的深度、广度,是一道很好的题目。
与上海命题思路类似,山东卷“备好的行囊”、江苏卷“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都是不错的题目。“备好的行囊”也是引导考生理性思考,人生路上每个人都要背的“行囊”里,哪些是必须用上的,即不可舍弃的责任,哪些是不得不舍弃的(因为每个人都承担着有限责任,不可能所有责任都一个人来扛),这也是让考生处理好人生“加减法”的问题。江苏的“个性还是创新”这道考题也不错,内涵着文化的张力。中国传统文化里倡导“沉默是金”,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而现代社会则鼓励个性、倡导创新意识。这道题目也是让考生辩证地思考该说与不该说的尺度问题。
此外,今年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也是让考生关注现代社会阅读的多元,当下的学生到底如何处理阅读,是埋首经典,老读一些有深度的、苦大仇深的作品,还是只看有趣的漫画、有声读物等,这也是需要考生平衡考虑,荤素搭配的。
所以,上述这类题目看上去各不相同,但基本的命题脉络也有一致性,考生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具有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在这些题目中都有所测试。
当然,今年也有一些考题,会让我这样的外行人留下一点担心。四川所使用的全国卷III,题目是“小羽的创业故事”。考虑到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这道题目出得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但恐怕其中涉及的商科以及法学等相关背景知识,高中生必须掌握,所以有多少人能写出深度尚未可知。浙江省的“虚拟与现实”同样是一道相当出色的题目,但也面临一个问题:如果学生出生在山区,若从来没有听说过VR,恐难以发挥出色。好的作文题应该具备一点:不能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客观因素,让一些学生的聪明才智难以发挥。
观点6:今年全国卷命题总体不错,各种问题都已触及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
今年的全国卷和上海卷的作文题都出得不错。作文能够在每年出题的情况下保持这一水准以及很不错了。而且从全国各地的作文题来看,各种问题都已经触及,并且对考生的束缚也比较少。题目中引导性的内容比较少,自由发挥的余地比较大。但是北京卷的“老腔”太专门了,与教材内容的衔接不苟,对学生来说需要的知识面太宽了。从我每年接触的大学新生和自主招生时遇到的学生来看,这些题目都不难。而全国卷中的语文素养的考卷其实对考生来说最有话可说。可谓是切中现在教育改革的要点。
观点7:上海卷的作文题显得相对比较现代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
今年的全国卷、北京卷和天津卷的作文题都比较传统,但是上海卷的作文题却显得相对比较现代。因为事实上,长期以来人们生活在一元评价中,而近年来才开始逐渐多元,作文命题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上海的作文题目很好地说明了社会价值观逐渐多元的进程。而且,说实话,现在我接触的学生,不论是隐私意识还是他们对于身边事物关注的方式都与过去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他们来说,这样的题目其实是可以有发挥的余地的。
*本文系文汇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