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全
核心观点
共同建设“阳光跟帖”的网络氛围和生态,让各种兴风作浪的极端行为丧失土壤,让动辄诉诸语言暴力的极端态度失去存在感,才能更好地保护言论自由和智慧分享,网络空间才能更为积极地承载社会对话和商榷的功能。而这种网络共识的达成,既需要个人的阳光自律,又需要全社会的阳光协作
国家网信办近日开展跟帖评论专项整治,倡导“文明评论、理性跟帖、善意回帖”的“阳光跟帖”行动,这为网络互动空间注入了强大正能量。从看客式的“我是来看回帖的”到参与式的“阳光跟帖”,其意义不仅在于公众网络文明救赎意识的觉醒,更在于以公众力量化解公共问题的信息社会治理范式。
净化网络空间需治理跟帖乱象
我国处于变革和转型路径探索期,各利益主体期望值高、诉求不稳定、相互矛盾多元和多层次化、社会风险承受力低。这又恰逢人人在线的社会化媒体时代,互联网构成了现实社会的“镜像”,全方位反映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因而网络不仅是众智汇聚之地,也是混杂着恶意消遣之所。一些治理参差和自律混乱的互动空间常常弥漫着语言暴力,特别是涉及有争议的公共政策、较为偏激的政治立场、公众人物的丑闻轶事、娱乐界的情感隐私等问题时,一言不合乃至一念不合,谩骂、辱骂、诅咒脱口而出,侮辱人格、侵犯隐私、诽谤声誉的情况比比皆是,无节制的语言自由湮没了言论自由和表达理性。网络社会的文明、对话、团结氛围常常荡然无存。
实名的微信多善意或曲意点赞,半匿名的微博多刻薄批评,完全匿名的论坛多辱骂诅咒。因立场观点不同而付诸语言攻击的个人情绪宣泄,因急于提高人气而动用的网络推手,因利益驱动而使用的非常公关手段,这些极端行为都是“恶意回帖”的温室。考虑到执法范围和成本等问题,政府的管理体系面对社会化媒体难以时时奏效。“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不再适用于“敌意充斥”的“陌生人社会”。乱象的治理终究还要依靠构成社会化媒体的每一个人。
以社会化倡议破局社会化难题
2007年,长期遭到网民谩骂攻击的韩国女歌手U-Nee 自杀身亡。此事引起韩国建国大学闵丙哲教授的震惊,他因此在韩国发起了名为“善意回帖”的公益运动。厌烦了各种语言暴力的中国网民,给予了积极响应和强烈认同,如凤凰网评认为“善意回帖”是大国文明的新起点。在如今正在进行的跟帖评论专项整治中,政府和网民对“阳光跟帖”行动寄予厚望,希望其能够成为净化网络氛围的关键一环。在网络空间,匿名是保证讨论和批评的开诚布公,而不是道德和文明底线的消失,“阳光跟帖”正是重建尊重和合作文化,让智慧和理性的声音不再在语言暴力中飘摇,而重新成为网络话语的主流。
一些偏于理性和科学的互动空间,如知乎、豆瓣、果壳等,其中赞同、批评、存疑等态度表达的理性氛围相对较好,网络成为人们获取和拓展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源泉。在涉及政治、思想、文化、地域、娱乐、伦理等主题的互动空间,热情、情绪、立场、思路交杂,虽然理想的理性程度难以期待,但也不应沦为辱骂场和原始角斗场。共同建设“阳光跟帖”的网络氛围和生态,让各种兴风作浪的极端行为丧失土壤,让动辄诉诸语言暴力的极端态度失去存在感,才能更好地保护言论自由和智慧分享,网络空间才能更为积极地承载社会对话和商榷的功能。而这种网络共识的达成,既需要个人的阳光自律,又需要全社会的阳光协作。
网络文明的构建是一项社会工程
滥用直言权利和忽视自律责任,是“恶意回帖”的根源。从责任缺失过渡到责任身份的意识,是网络空间从混沌到秩序的一种自发治理机制。如果任由网络语言暴力泛滥,个人理性的声音和诉求将被恶语湮没,虚拟权利和现实权利都将无从谈起。“阳光跟帖”正是从我做起,有不悦和愤怒不应一骂了之,而是克制和正确地表达个人意见和诉求。“阳光跟帖”是参与治理,对“恶意回帖”形成冷处理的网络环境,让其承担相应的心理压力、道德约束和法律责任。“阳光跟帖”不是拒绝批评,将不同意见贴上“恶意回帖”的标签,而是欢迎批评、接受犀利、避免刻薄、消除辱骂。“阳光跟帖”不是不加区分,将娱乐文化、科学讨论、新闻评论等风格张冠李戴,而是宽容对待不同情绪与风格,化干戈为玉帛,从责任身份进一步过渡到文明身份。
在要求个人责任和社会文明的同时,应该看到网络文明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一些“恶意回帖”产生于“不善意发帖”者的刺激和诱导,一些社会化媒体和推手为了短期的“人气”,放弃了严肃媒体和媒体人的准则,在“恶意回帖”潮中煽风点火。这些都需要自律约束和规制整治。另外,大量的“不善意回帖”是对争议性公共决策的揶揄批评。在决策沟通不畅或沟通不足的情况下,人们会过度解读决策的负面效应,夸大可能产生的小概率事件,因而有些“不善意回帖”实际是不符合行为理性的认知理性。决策者可以在宽容对待和尊重诉求的基础上,完善对话机制并化解矛盾,将其作为提高决策科学性的契机和动力,以求对“不善意回帖”的标本兼治。
文化遗产和环境资源的保护,已经成为我们这代人的共识,避免脏话充斥的数字遗产也应是我们对后人的代际责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网络空间的净化需要依靠我们每个人的“一念之间”。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信息所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