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世纪初确立“生态岛”定位至今,崇明生态岛建设已走过10个年头。作为上海城市生态产业和生态空间的主要承载地,崇明围绕世界级现代生态岛总目标,积极探索与实践了一系列促进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制度安排,构筑了生态发展基础体系,逐步形成了与生态岛相适应的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与管理新格局。
撤县建区新时期,崇明区委、区政府确立了“生态+”发展战略,要求立足“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进一步丰富生态岛建设新内涵,提升生态岛建设新水平,开创生态岛建设新境界,探索一条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制度完善、管控有效、人与自然更高等级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资本的,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领域和全过程的,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创新之路。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崇明今后将从生态建设向环境塑造转变,从还债补缺向功能提升转变,从基础性的生态保育向主动性的“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城镇”、“生态+治理”等的全方位转变,迈向规划布局、产业发展、社会发展、项目建设等多元化驱动的新征程。
一、“生态+”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以世界级生态岛为总目标,形成三岛联动发展、规划体系齐全、基础设施到位、主导产业明晰、体制机制健全,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生态文化浓郁的“生态+”发展体系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崇明模式”。
(二)阶段性目标。到十三五期末,“生态+”产业体系基本构建,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特色城镇格局初露端倪,绿色生产与生活的理念与方式深入人心,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新品牌基本形成,“生态+”体制机制的创新体系基本确立并取得实效。
二、“生态+”发展策略建议
(一)构建均衡、复合型的“生态+”产业体系。一是深度挖掘独有的自然资源,探索资源环境承载力刚性约束下的生态旅游新路子。高起点规划设计,持续加大全域旅游景区创建力度;引入世界级功能性大项目,带动提升现有中高端度假区品质;推进“多旅融合”,打造特色民宿、开心农场、户外运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等精品化旅游项目,带动全区域、全产业链发展。二是依托各类平台,打造“高精特优”农业。以规模化经营为平台,大力培育升级经营主体,积极引进龙头企业;以背靠国际大都市的长寿之乡为平台,深度打造地方特色农业品牌;以现代农业园区和横沙国家一级渔港为平台,对接自贸区,建立畅通、高效、安全的农产品冷链仓储、加工、中转、销售产业链;以农业科创中心建设为平台,推动农技推广体系服务作用真正落到实处;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全方位信息化建设。三是培育打造特色健康产业。融合本地特色优势,引进养生养老健康体验、婴幼儿保健护理、病人理疗康复、中医养生保健等高端会所;培育特色养生文化及禅修、茶道等养生产品;对接市区优质医疗资源,开发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脑梗、小中风等其他疾病的康复理疗产品。四是培育大数据采集、分析、预测和管理产业链。着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数据共享、研发创新、创业孵化等多元功能集成的服务型平台,开展大数据技术转移和商务服务,培育发展崇明“生态+”智慧型产业。五是培育会议论坛产业。加快陈家镇论坛岛及东滩地区实施系统性开发,完善会议论坛配套设施,为“上海崇明生态岛国际论坛”升格为国际生态发展论坛创造条件。积极争取APPC会议、亚信峰会等重大活动落户,创设海洋论坛、“海上丝绸之路”论坛、新长江经济带论坛、国际生态旅游论坛、大健康论坛,形成崇明会议论坛知名品牌。
(二)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传承融合传统文化,海纳百川,塑造新时代崇明灵魂。一是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绿色生活,逐步形成绿色行为方式。二是挖掘、整理、记录本地独特的传统文化,打造文化地标、趣味景观、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三是引进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高水平大学、主题乐园、影视基地等重大文化项目或活动,提升崇明文化能级。
(三)打造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特色城镇。一是规划设计有前瞻性。规划目标上,根据各乡镇在产业发展、功能定位、空间景观、社会文化等差异,在市、县级河道及长江大堤腹地沿边,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特色小镇群。规划布局上,路网合理,街坊式布局,居住区开放融合。建筑风格上,彰显现代化和本土特色的有机融合。建筑材料上,更多支持生态节能技术、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等的应用。二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便捷。按照城市标准改造电网;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公交、公务领域和重点地区率先覆盖;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崇明大道建设;根据特色小镇服务半径配置质量较高的公共服务设施。三是生态城镇管理系统科学。以城桥新城、陈家镇及长兴镇为试点,在生态技术和产品运用、生态城市运行和管理等方面先行探索,制订生态城镇建设的资源保护、生态设施和生态技术应用规范。
(四)建立健全工作体制,保障“生态+”战略稳步实施。一是注重规划体系的科学性、协调性。把“生态+”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城乡建设规划当中;人口、土地、设施配置等各个环节均衡合理;统筹考虑生态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配置和应用。二是制定标准体系。建立涵盖能源资源集约利用、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严格保护等方面的“生态+”标准体系,建立生态城镇或生态城区可持续发展标准(评价标准、管理体系及相关指南),同时推动崇明“生态+”战略“走出去”,提升崇明生态发展的国际品牌知名度。三是完善政策扶持体系。争取市财政对崇明的转移支付增幅做到不低于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完善市县配套承担机制,争取市政府在“三农”、生态岛运行维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给予差别政策,提升统筹层次;参照城市各项附加费征收办法或生态补偿费缴纳使用办法,用法定形式将生态补偿制度固定下来。同时,推进崇明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完善现有的“生态+”财税、金融、产业、人才扶持等系列扶持政策,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四是探索建立自然生态资源稳步增值的制度体系。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水、耕地、森林、滩涂等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五是建立完善“生态+”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建立崇明“生态+”智库,开展“生态+”理论政策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高水平咨询服务。
(五)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合力。一是强化考核监督机制。发挥绩效考核对“生态+”工作的激励、监督和导向作用。县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对相关项目或重大工作开展系统性、经常性的监督。鼓励社会参与和社会监督。二是完善生态环境预警监测评估机制。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评估分析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和环境风险。三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市场化运作机制。推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如“PPP”模式、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
(作者:施利华、沈涛;单位:崇明区政协研究室、致公党崇明区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