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评选出的“蟹王”(右)以及“蟹后”(左)合照。
湖田十月清霜堕,晚稻初香蟹如虎。11月13日,上海海洋大学第十二届蟹文化节暨2018“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再一次拉开帷幕。来自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江西、山东、河南、台湾等地约60家单位选送的1400余只河蟹角逐全国河蟹产业界的一年一度“奥斯卡奖”。最后,来自上海的雄蟹和来自常州的雌蟹称霸“蟹林”,“蟹王”重406.9克,“蟹后”重349.5克。
据了解,“蟹王”“蟹后”将沿袭历届冠军的“最终出路”——制成生物标本收藏于王宝和大酒店内,供市民大众参观。
▲评委专家们对评选蟹种进行确认。
此次河蟹评比,经过参赛资格确认、样品筛选、统一编号、人工暂养、精确测量、软件分析、专家评选等环节最终确定成绩。
▲现场评选出重达406.9克的蟹王。
评委们通过观蟹背、辨蟹腹、拎蟹脚、察蟹毛,在可数性状评分表上打分。腹、背部体色和额齿各占10分,侧齿占30分,背部疣状突则占40分,测量“身高体重”通过公式算出河蟹的肥满度。据介绍,河蟹背部以青色、墨绿色为佳,腹部以白色、乳白色为佳,额齿缺刻明显者为上品。
▲现场评选出重达406.9克的蟹王。
除了颜值,口感也是重要指标。由食品安全专家、美食家和大厨组成的评委会从视觉、嗅觉、味觉三方面对同时、同锅煮出的河蟹打分。就味道而言,品质上乘的蟹,腹部肌肉和第二、三步足肌肉应该富有弹性、饱满、微甜。
▲现场评选出重达349.5克的蟹后。
河蟹是最具文化底蕴的水产生物,也是品牌数量最多、知名度最高的水产养殖对象。除阳澄湖这一全国知名品牌外,全国许多地区培育出了较高知晓度的区域品牌,很多已形成了公共区域品牌。
▲现场评选出重达349.5克的蟹后。
由于全国各地河蟹养殖模式与技术不断完善,养殖水平不断提升,加上风调雨顺的气候因素,今年河蟹总产量仍处于较高水平,预计全国产量将超过80万吨,全国蟹源充足。除产量外,今年河蟹的整体规格也是历年来养殖规格最大的,平均规格约提高10-15%。
▲现场正在对蟹王蟹后进行最后的称重确认。
经过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全体人员和广大养殖户的多年共同努力,上海本土养殖的大闸蟹从以前的“落后”“追赶”已发展到“并跑”和“领跑”,并在上海和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产生了“大泖”“宝岛”“沪宝”等多个品牌。
▲由上海和常州的水产公司摘得本次全国河蟹大赛“蟹王”及“蟹后”桂冠。
目前上海本地蟹从外观、规格、口感、品质等方面均不会低于全国其它地区的大闸蟹。由于上海本地蟹产量有限(养殖面积1.5万亩),品质好,通常是按只卖,均价在60元左右,高于外地一斤蟹的价格。
▲上海海洋大学第十二届蟹文化节暨2018“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现场。
在当日的蟹文化节中,除了“蟹将军”实力大比拼外,还举行了水产新品种中华绒螯蟹“江海21”十年排他使用许可的签约仪式。“江海21”是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成辉带领的团队历时10余年选育的中华绒螯蟹新品种。这个品种不仅具有生长快、规格大、产量高等特点,还具有步足长、颜值高等特征,在河蟹养殖业中享有“大长腿”的美名,已在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养殖。
作者:邢千里
编辑:邢千里
责任编辑:刘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