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由于日产旗下四厂在丑闻曝光后继续使用无资质检查员,日产社长西川广人不得不再次鞠躬致歉。|东方IC
回顾2018年,日本社会最为吸引眼球的可能就是不断被媒体曝光的各行业丑闻事件了。从液压机械生产厂商KYB长达15年篡改高层建筑所用的减震缓冲装置数据,到日本大学、东京医科大学招生丑闻以及体育业的暴力丑闻等等,层出不穷的行业“潜规则”让日本民众感到:一直中规中矩的日本社会怎么突然之间变味了?然而,让人最为关注的仍是日本的汽车企业不断地曝出检测不严、篡改数据等丑闻,更是动摇了一向口碑叫好的“日本制造”的信誉,引发了“日本制造”信任危机。
燃效与尾气测定造假严重
2018年8月9日,日本国土交通省发布消息称,在各汽车制造商按国交省的指示对新车燃效等方面的测试进行调查后,铃木、马自达与雅马哈发动机三家公司被发现存在问题。多家制造商曝出检测问题,表明市场上许多汽车的燃效都可能与实际不符。据国交省透露,各制造商的检查人员称“依靠记忆和感觉”、“并不清楚测定是否存在偏差”。三家公司在测试燃效和尾气时,由于速度等不符而实为测试失败,却判断结果有效。
这三家公司随后召开记者会,承认在整车尾气和燃效测定试验中存在篡改测定值的违规行为。铃木公司称:“没有在工厂安排熟悉检查工作的管理人员,存在纪律松散现象。”国交省拟要求制造商方面保存检查记录和采取防止记录被改写的措施。
铃木公司在2012年6月后检测的12819辆车中的6401辆(占49.9%)、马自达2014年11月以后检测的1875辆车中的72辆(占3.8%)以及雅马哈发动机2016年1月以后检测的335辆摩托车中的7辆(占2.1%),都存在检测中的不正当行为。此次调查结果是鉴于斯巴鲁和日产汽车此前违规检查的先例,日本国交省于2018年7月要求其余23家制造商调查是否存在类似问题。
近年来,接连不断的日本制造业的丑闻,已经给一直被外界赞颂的日本匠人精神打一个问号。“日本制造”已引发了强烈的信任危机,日本人引以为傲的“制造神话”早已被蒙上一层阴影。甚至有专家断言,在接连不断的企业丑闻冲击下,“日本制造”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根据日本媒体近年来的相关报道,日本知名品牌厂商行业潜规则或丑闻事件层出不穷。2015年5月,日本高田公开承认其生产的气囊存在缺陷,并宣布将在美国召回约3400万个隐患气囊,这一数据使得高田气囊门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一次汽车召回事件。
▲2018年5月31日,关于神户制钢所篡改产品数据问题,东京检方和警视厅对其总部展开入室搜查。|视觉中国
2017年10月,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承认篡改部分产品的技术数据,以次充好交付客户。同年11月,日本化纤行业巨头东丽公司向外界承认,旗下一家为汽车轮胎提供原材料的子公司“东丽混合线”在2008年4月到7月间,产品质量数据的造假共计149例,波及13家企业客户。同年11月,日本有色金属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曝出改产品数据丑闻,承认其子公司三菱电线工业和三菱伸铜存在篡改产品数据的造假行为,受影响企业达258家。不合格产品涉及日本自卫队的船舶和飞机引擎。
除此之外,还存在新干线所用钢材不达标,西铁城手表承认旗下子公司存在大量篡改产品测试数据和零部件产地的行为。日本餐饮行业的以次充好、偷换食材的事件也曾让民众对日本的餐饮安全产生了忧虑。
吃品牌红利,忽略质量管理
日本媒体认为,再次被曝光的造假丑闻不仅大大降低了消费者对日本汽车企业的信心,甚至严重损害了长久以来人们对“日本制造”的信赖。日本国土交通大臣石井启一发表评论称:“对此感到极其遗憾,将严格指导,以确保防止这种事情再次发生的措施得以贯彻落实。”
近年来,日本企业接二连三地爆出丑闻,暴露出来的是日本制造业很多深层次问题。由于日本在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一大批企业质量管理人才已到退休年龄,负责质量管理的人才出现短缺,成为影响日本制造业信誉的绊脚石。
有分析称,日本知名企业质量问题频发,暴露出日本企业内部存在巨大管理漏洞。个别企业在应对丑闻事件时,处理过程透明度差,对外表态遮遮掩掩,面对事实不得不一再修改解释,这些都让日本企业的信用度蒙上了一层阴影,直接导致出现信任危机。
专家认为,最近日本制造业出现的一系列丑闻,是因为这些企业多年来一直凭借优质品牌形象吃红利,忽视了对质量的管理,甚至出现了有组织的造假行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疏于管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日本媒体则将汽车业丑闻频发归结为日本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存在局限性。《日本经济新闻》发文剖析日本制造业企业大面积造假背后的原因指出:首先,企业在一味强调成本控制的过程中,淡化了对质量的要求,放松了管理;其次,日本企业存在人手不足的问题迟迟未能很好解决,生产工序上的熟练产业工人严重不足;第三,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的官僚化现象日益明显,有组织的丑闻事件已经不是企业个别人的行为了,而是上升到了一个“内部共识的潜规则”水平。日本传统的经营体制转型之困仍待破解。
分析人士认为,企业经营连续出现丑闻不仅要从企业文化、业绩压力等企业管理微观层面来看待,还要从日本生产力人口不足、企业雇佣机制变异等社会变化宏观层面展开全面探讨。无论哪方面的原因,以造假手段维持企业虚假繁荣,终将付出沉重代价。
作者:文汇报驻东京记者 刘洪亮
编辑:陆益峰 吴姝
责任编辑:宋琤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