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私立学校正蓬勃发展。
尽管在全球的大多数地区,公立学校仍是中小学教育的主导者,但在过去的15年时间内,全球私立小学的比例从过去的10%上升至17%,私立中学也从19%上升到27%。
近日,英国《经济学人》连续刊发了7篇特别报告,描述了私立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现状。但相较于欧美国家而言,近年来教育私有化的速度在发展中国家体现得更为明显。
印度:家族式私立学校占据半壁江山
如果看过2017年上映的印度电影《起跑线》,一定能回忆起印度版“孟母三迁”的故事:中产夫妇为了让孩子进入贵族学校,不惜买下豪宅打算混入“贵圈”,也试过到贫民区“受苦受难”和贫困生争抢名额,一家子戏剧化的经历揭露了贵族学校与公立学校的反差与不公。不过,电影还遗落了印度教育体系的另一侧面——除了公立学校和凤毛麟角的贵族学校之外,还有更多的家族式私立学校日渐占据了印度教育市场的半壁江山。
苏希尔·丹卡尔就是一所家族式私立学校的老板,他的学校坐落在新德里南区名叫珊嗄维哈的地方。电影中贫民区的场景就像这片区域的写照。珊嗄维哈区未经政府规划,缺乏公共设施,就连生活用水也需要几个混混团伙用卡车供应。但这里却是150万贫民的家,孩子们的教育由4所公立学校和100多所私立学校承担。
在低矮的平房和肮脏的主道旁,一幢现代建筑显得有些“鹤立鸡群”,那就是丹卡尔经营的家族式私立学校。
这所学校由丹卡尔的父亲创立,现如今,学校的小学部由其姐姐管理,中学部则由其妻子掌管。让丹卡尔颇为骄傲的是,他们学校在印度中央中等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统考中,拿到了86%的好成绩,这一分数高于平均水平。
现在丹卡尔的学校大约有2000名4至18岁的学生。他们每个月的学费在850卢比(约81元人民币)和1800卢比之间。但对于当地大多数日均收入只有500卢比的父母来说,这个价格并不便宜。要支撑孩子们的学业,必然会有所牺牲,但丹卡尔说:“父母都做好了准备,因为他们不希望孩子从事和他们一样的工作。”
数据显示,印度的私立学校已培育了超过半数的孩子。为了跟上人口增长的步伐,私立学校在以比公立学校更快的速度成长。三分之一的巴基斯坦学生在私立学校读书;即便是在低收入国家中拥有最好公立教育体系的越南,其教育私有化的速度也在全球名列前茅。
巴基斯坦:“连锁式”教育产业大发横财
低成本、家庭式的私立学校的蓬勃发展相应带动了“连锁式”教育产业的发展。例如,迪拜的GEMS教育集团就在中东国家拥有47所私立学校;而在巴基斯坦,一家提供学前及中小学教育、名为“灯塔教育系统”(BSS)的公司,已在7个国家设立了200多所私立分校。
▲连锁教育公司BSS在巴基斯坦因高收费引发争议。
据巴基斯坦《黎明报》报道,2018年12月,巴基斯坦最高法院下令,每月学费超过5000巴基斯坦卢比(约237元人民币)的私立学校必须将学费下调20%,并退还一半的暑期项目费用。
当日法庭公布的审计报告显示,包括BSS在内的15所私立学校,其董事每月薪水为830万卢比(约39万元人民币)。首席大法官对此毫不客气地评论道:“你们是开了金矿,还是开了铀矿?!”
BSS的辩护律师则试图说明,该公司已向政府缴纳了7.64亿巴基斯坦卢比的税款,仅旁遮普省还有另外5.4万所私立学校。但该辩护立刻遭到现场法官的反驳:“你们可能已经缴纳了很多税,但学生们并未从中获益,只有降低学费,他们才会受益。”还有法官认为,私立学校表面上是在弥补公立学校的缺点,但实际上却已经建立起垄断地位。
智利家长的第三种选项:“学券制”学校
公立还是私立学校,这是个两难选择。于是,介于公私之间的第三种教育制度应运而生,例如美国从1992年起推广的“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以及英国2000年推行的“学院”(Academy),都是公办民营的学校形式。
拉丁美洲教育质量较好的智利,是世界上唯一在全国普及公私合营“学券制”学校(Voucher School)的国家。这意味着智利家长有三种选项,他们可以送孩子去学区内全公费的公立学校,也可以自掏腰包去全私立的学校,而第三个选项就是拿着政府给每个孩子发放的“教育券”抵扣掉一些学费,让孩子去学券制学校上学。
2018年数据显示,近30年来,智利公立学校的占比已降至40%以下,教育市场中半数是学券制学校,而完全的私立学校持续保持着较低的份额。
▲智利学券制学校的师生们。
学券制学校的经营者们将成功归因于学校的自主权。“我们引入了新加坡的数学教学系统,”贝伦教育的马里亚内拉·西斯特纳斯说,这是在智利拥有12所学校的天主教基金会,“而公立学校根本做不到这样”。
作为圣地亚哥南部山区一所学券制学校的校长,杰西卡·维尔加拉在5年内开除了18名教师,她表示“在公立学校,我根本没这权力”。
最令学券制学校担心的,是政府的干预会抑制投资和创新。前教育部官员、现经营着两所学券制学校的玛丽安娜·艾尔温说道,“我现在要用一半的工作时间来处理政府文件。”
家长们质疑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而私立学校的公平性也饱受诟病。公立和私立学校之“争”就像跷跷板的两端,全世界都在努力探索,如何找到质量与公平、监管与自由之间那一微妙的平衡?
作者:文汇报见习记者 吴姝
编辑:陆益峰
责任编辑:宋琤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