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张潇予)3月17日,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发布国内首部家庭室内生态环境健康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居民住宅的室内空气质量整体现状不容乐观。虽然近些年公众对室内环境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但是大多数人还保留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方法,多数居民防治室内污染的做法并不科学,亟需相关专业机构及专业知识的指导。
据了解,此次家庭室内生态环境指数检测活动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和中脉科技联合发起。检测活动历时5个月,抽检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济南、杭州、重庆、成都九大重点城市近千户居民家庭。对室内PM2.5、甲醛等多项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态指标进行了系统性检测,并对上述九大城市近千户居民的家庭环保知识进行了问卷调查。
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寅平教授认为,此次活动是我国近年来第一次大规模对主要城市家庭的生态指标进行系统性检测与梳理,并对检测家庭的生态环保意识与相关知识进行了调查。这份报告的出炉对于国家相关部门掌握我们目前城市家庭生态环保状况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并为相关机构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环境专家侯立安认为在我国积极构建生态中国的大背景下,《中国家庭生态环境白皮书》的出炉对于指导人们如何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建设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我国居民住宅室内环境不容乐观,甲醛最高超标达率达80%,PM2.5最高超标率达100%
报告显示,九大城市家庭中甲醛超标最严重,北京、广州、济南、西安的超标率高达近80%。PM2.5超标仅次于甲醛,西安的PM2.5超标率更是高达100%,北京的超标率最低,仅有5%的住户超标,其他城市超标率在10-91%之间。而苯的超标最低,最严重的是广州,超标率为23%,其次是济南,超标率为19%,其他城市的超标率在4-10%之间。各地数值呈差异化,主要原因是受家庭地理位置、用户行为习惯不同所致。
绝大部分住户判断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仍然仅靠鼻子闻
此次报告同时调查了住户对自家住宅中空气质量的满意程度,在室内气味方面,有70%的被调查者认为室内没有异味,12%的问卷认为室内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另有10%的住户认为室内有刺激性气味或霉味。从报告可以看出,多数住户认为室内空气质量较好仅仅从有无异味来判断。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报告显示有46.2%的被调查者家中甲醛超标,40.3%的被调查者家中PM2.5超标,而10.6%的被调查者家中苯超标。仅有苯(有强烈的芳香气味)的超标大致可以通过主观判断出来。甲醛和PM2.5污染,即便公众认为自家空气良好,这类污染物的浓度也可能是超过国标限值的。
室外空气质量成为影响室内PM2.5的重要因素
室内的颗粒物主要是通过大气传输的,一般情况下当日的室外空气质量其实就可以知道室内空气质量的大致情况。例如报告显示西安的超标率高达100%,这是因为西安当日的室外PM2.5平均浓度高达201 μg/m3;北京超标率最低,仅5%的用户超标,是由于当日北京室外PM2.5的平均浓度为26 μg/m3;检测期间,少部分家庭在检测时进行烹饪、吸烟等行为,室内PM2.5瞬时浓度有明显增加。此外,室内本身除了吸烟、做饭、扫地会产生PM2.5以外,多数情况下是不会产生PM2.5的。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人有“多开窗通风来改善室内空气”的误区。开窗通风应视房屋地理位置、具体时间及当天室外空气质量来综合考虑。
使用空气净化器时尽量别开窗
近些年,大量的研究也表明,合理地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的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尤其是当室外雾霾严重时,可以显著地降低室内PM2.5浓度。然而调查结果显示,51%的被调查者的家中有使用空气净化器或者新风换气设备,另有49%的被调查者没有在家中使用空气净化器或者新风换气设备。然而通过对比51%使用了空气净化器的住户家中PM2.5的浓度和49%未使用空气净化器的住户家中PM2.5的浓度,发现他们之间并于太大区别。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些使用了空气净化器的用户还保持了每天3小时以上的开窗时间,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空气净化器的使用效果。
城市饮用水要谨防二次污染
报告显示,在全国九城市水质抽检样品中,铁、铝、铅、浊度、总硬度(以CaCO3计)、氨氮和亚硝酸盐均未超过标准限量值。重庆抽检的一个样品耗氧量超过标准限量值,为4.2mg/L。本次抽检的九大城市家庭饮用水整体现状良好,但据多方资料表明:我国比较严重的问题是自来水会有二次污染,如自来水网生锈、管道老化等问题,即便煮沸过后的自来水,也可能存在种种安全隐患的。老人孩子身体免疫力比较低,如有条件建议可使用合格的净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