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马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很多人以为这是他一贯的虚张声势。但随着余额宝、百度百发、微信支付相继“引爆”,对一直以来壁垒森严的银行而言,阿里、百度、腾讯这些“门口的野蛮人”已经成功撬开了一道缺口。改变已经开始。
刚刚过去的马年新春,最热闹的事不是电子贺卡或短信拜年,而是异军突起的“微信红包”。几毛钱甚至几分钱的小红包,在相互讨要、分发的欢乐中拉近了人际距离,为传统的“发红包”注入了社交网络的新时尚。从除夕到初八,超过800万用户参与抢红包活动,约有4000万个红包被领取,更有一首小词《沁园春·红包》在网上流传:“望群内群外,人人兴奋,两眼放光,魂牵梦绕。手机之外,一片萧条,线下活动,统统推掉……”
微信红包的火爆,只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小小缩影。从去年的余额宝、百度百发、到随后的网易理财和微信理财;从支付宝手机客户端的一再升级,到微信支付的推出;网络借贷平台从500多家飞涨到800多家;互联网巨头们纷纷推出网络保险、网络信贷产品……从星火燎原的2013年来到了波澜壮阔的2014年,互联网巨头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引领着一场金融革命。无论前途是康庄大道还是荆棘密布,这场变革的大幕已经拉开,也将不再回头。
互联网元素“引爆”市场
两年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放出豪言:“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句话并没有被许多金融机构放在眼里,他们以为这只是一句玩笑。然而走到今天,他们也许笑不出来了,余额宝在短短5个月时间里,吸收存款超过1000亿元,平均每天吸金6.6亿元。而百度、腾讯、网易等互联网企业们,也在用它们独具吸引力的收益率抢夺着用户。年化收益率5%、6%、6%外加5%的现金补贴,他们甚至不惜自掏腰包以抢夺市场。相对而言,原先稳坐泰山的银行却面临着存款流失的尴尬。有媒体报道称,仅仅今年1月份,四大行存款就流失7000亿元。一名在大型国有银行工作的员工透露,原本稳坐办公室,坐等储户上门的客户经理们为了完成指标,不得不放低身段,到大街上和互联网企业们一样吆喝叫卖,招徕客户。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理财产品进一步发挥了商品属性,让老百姓有了充分的选择权。”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闫彦明这样认为。你追我赶的年化收益率体现了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方式,针对品牌、收益率和安全性的评估,普通市民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某一款产品,这和前些年电商大战的模式颇为相似,只不过原有的家电、数码,变成了今天的理财产品。
马云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他作为一个外行者,对金融的好奇不是因为它能挣多少钱,而是它可以让很多人挣钱,让很多人发生变化。金融是为外行人服务的,不是自己圈里自娱自乐。而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低门槛、便捷操作、收益可见,恰恰符合普通市民的需求。无论是拥有几十万上百万资产的大户,还是只有几万几千闲钱的散户,只需在网上轻轻一点,就能看到钱生钱的整个过程。市民孙女士是个金融门外汉,过去听别人介绍买了个基金,没想到到期之后不仅没有盈利,还折了不少本钱;现在她选用了一款互联网理财产品,每天乐呵呵地看着财富增长,一旦该网站年化收益率下降了,马上把钱取出来,再换别家。
相对而言,传统银行受到政策和体制的约束,会有种种限制。闫彦明打了个比方说,国家定的存款利率,银行不能轻易调整;一些标准化的交易方式,不能随意变更,这些都会影响到银行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