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开埠后的第一家西医医院、中国第一家综合性西医院,今天,仁济医院西院在经过3年多的修缮后,以全新面貌投入使用。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仁济西院此番“大修”,在保留、重现当年英式建筑风格的庄重典雅气息之余,注入了诸多现代医疗服务模式与功能需求。
结构老化,制约百年老院发展
山东中路145号,1844年英国传教士兼医师洛克哈脱在此创建仁济医院,距今已170年。这是中国第一家综合性西医院,其中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西院2号楼,是上海存留不多的最老医院建筑之一,也是少数仍作医用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老一辈上海人说到仁济医院,会想起令人印象深刻的那几间“大病房”:“落地钢窗洁净明亮,镶嵌木打蜡地板一尘不染。16张病床分成东、西两排,过道宽敞可开小轿车……”
然而,由于年久失修,老病房渐露窘态:木地板开裂,病人大增导致昔日的“大病房”今已如同大杂院般拥挤逼仄。同时,这家百年老院的医疗流程也跟不上现代需要。手术室被夹在病房中间,与监护室、血库、病理室隔开,一旦出现危急情况,很难在最快时间内把监护室的病人送到手术室。
数据统计,尽管在市中心算是“迷你医院”,改造前的仁济西院日均门诊量也达到了3000人次——老式就医格局令医院环境显得有些嘈杂。结构老化、功能缺失,也进一步制约着仁济西院的现代医疗服务发展步伐。
2011年2月,仁济西院率先启动住院楼“大修”,去年7月修缮完成。去年12月,门诊楼改造启动,历时半年完成。今天,换上新颜的仁济西院终于正式与新老患者见面。
分时预约,引入医疗模式改变
崭新的自动给药机、4G网络覆盖医院、数字化手术室、分时段预约……在这座修旧如旧的历史建筑里,患者将体验到的是一批最新医疗服务与功能。
依然是木制地板、彩色玻璃窗,新住院楼里的医疗功能与内部设施则完全按照现代医疗需求布置:每张病床后的多功能床头设备带,除了常规的氧气和吸引阀门,还安装了患者信息标志系统、呼叫系统,将差错率降到最低;全新打造的数字化手术室让各类尖端手术顺利开展。
在空间布局上,手术室与监护室、血库、病理室等集中在一个区域,以便最快时间集结、协作,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为减少病人往返,门诊一、三、五楼都设置了挂号收费窗口,病人不必像以往那样集中在门诊大厅排队挂号,从踏进医院开始,病人就可以被快速分流。
与此同时,信息化如同一张无形之网覆盖到这座百年老院。门诊大楼率先实现4G网络,患者借助手机APP应用可以实现在线预约专家门诊、查看就诊等待人数、网上支付、查询报告等。医院还在与电信商量打造院级Wifi,方便患者与家属候诊、娱乐、工作都不误,移动医疗、移动查房也将进一步成为可能。
“尽管是修旧如旧的改造风格,但我们希望引入新医疗模式,优化就医流程。并且寸土寸金的医院面积,也逼迫我们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仁济医院副院长虞涛称,西院还在探索“分时段预约”,届时各种专科门诊、专科医生的预约将成为常态,人们将不会集中在医院里候诊,而是根据预约就诊的时段到医院来看病。
屋顶花园,候诊时不妨去散散步
近年来,随着仁济医院在浦建路、浦江镇、灵山路的院区相继开业,学科设置也相对错位。其间,大量重点学科搬到“大本营”——浦建路的仁济东院。此番西院“升级换代”,学科调整成为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仁济医院强调,西院将保留内外妇儿等综合科室,诸如消化科、风湿科、心内科、肾脏内科等国家临床重点专业,妇科肿瘤、头颈外科、血液科等优势学科,都将继续设置病房、门诊。
面对其他三级医院儿科纷纷萎缩甚至关闭,儿科就医难的局面,仁济医院副院长虞涛向记者强调,仁济西院将仍旧开设儿科的门诊和病房。
此番“大修”,对病人的关注与关怀也体现在许多细节上。考虑到老医院地方有限,就医环境已十分局限,若再辟地用于绿化实在太奢侈,西院“大修”时就特地在每个窗台外加设花架,一排排窗台小花与欧式建筑相映成趣。为解决住院患者散步不便等问题,医院又动足脑筋将门诊裙楼屋顶打造成一个400平方米的屋顶花园。为此,候诊患者也可以在“空中花园”散步,借助就医状态查询机了解叫号情况,不至于错号。
今后,西院底楼中心广场将不再允许社会车辆驶入,取而代之的是引入咖啡吧,作为患者、家属、医护人员的又一个休闲场所。院方介绍,考虑到如今不少病人开车来看病,各大医院普遍面临“停车难”,医院正与附近酒店、商场联系车位事宜,先期将制作附近停车场标示与导引图,今后或将探索代客泊车服务。
“我们的一些细节改变可以让患者与家属更舒服,未来医院也不应该成为一个令人害怕的地方。”虞涛说。
文汇报记者 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