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上世纪30年代的电梯已被现代厢式电梯取而代之,仁济西院却在电梯处保留了一处令人惊喜的小景观:电梯每停一层,顶部的铜针就移动一格。如此修旧如旧,保留的恐怕不止是建筑风格,还有那段西学东渐的历史、中国兴办西医学堂的奋斗史,以及那质朴而温暖的医患关系。
“E”字形建筑与抗击疫病史
走进山东路145号的中心广场,七层高的英式建筑围成一个半弧,深褐色的外墙上镶嵌着一排排老式的落地钢窗;室内壁灯高悬,宽敞的楼梯顺着红棕色的扶手盘旋而上,雕花走廊延伸向病房最深处……一派复古温馨之态。
若从空中俯瞰这座百年老院,看到的不是一个半弧,恰是两个——这座建于1932年的建筑正好呈现一个“E”字形。这种建筑设计用连廊将楼群连在一起,让医患双方均可在医院里穿行,而不用考虑遮风避雨的麻烦。经仁济医院最新考证意外发现,如此设计与上世纪30年代的历史背景有关。
人们印象中,30年代上海代表着品格、优雅、浪漫、摩登,很少人意识到,这是一段颠沛流离的乱世,民生疾苦,疫病横流——西院的建筑风格与结核病高发密切相关,E字形的结构可确保所有房间都通风,这对防治传染病很重要。
此番“大修”,E字形建筑被原封不动地予以保留。虞涛说,在业内看来,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十大医院之一,仁济的历史重合着西医东传的历史,更展示着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大成就,这对医学后辈都具有激励意义。
医患关系可否也“修旧如旧”
经过三年多的“修旧如旧”工程,如今走入仁济医院,仿佛坐进时光机回到了上世纪30年代的老仁济,老一辈上海人心里的“大病房”甚至被经典还原。
定睛观察,新装修的仁济西院人文亮点毕现:病房的设计处处显示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所有病床之间都装有隔帘,使患者的隐私得到有效的保护;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来安排病房,让医疗行为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减至最低。
如旧实新的设计,彰显的是而今医学人文对现代医学的渗透影响。对病人体验度与就医感受度的关注是此番仁济西院改造的核心词之一。当仁济医院整理“打捞”与仁济有关的上海老医院的史料文献时,医患共同应对疾病的和谐关系也成为一颗耀眼明珠。
关于仁济西院,一位名叫沈洪的耄耋老人曾写过一篇《东楼记》,回忆初中时期在仁济医院的一段住院经历——1940年,我因急性阑尾炎住仁济东楼,父亲说:“仁济三等病房有减免费病床,是给贫苦大众住的。给你住二等吧,照应好。”急诊护士却说:“在仁济,不管穷人富人,不论二等三等,我们一视同仁。”
……
陪送护士说:“今天是陈医生开刀,他开只阑尾最好纪录是18分钟,切口3横指,缝3针。”并说如她得了阑尾炎,一定找他开。言者无心,却稳住了我上手术台前忐忑不安的心……
老人在回忆中对仁济医院的医护人员赞赏有加。在仁济东楼14天的经历,令沈洪决定了自己的人生航向:走从医之路!
仁济修缮后的再次亮相,也让人无限憧憬那如沐春风般的医患关系也能够“修旧如旧”。
文汇报记者 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