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订餐平台很火,但人们对互联网的顾虑从未消散,比如你吃的鳗鱼盖饭是不是来自一家恶臭难闻的黑作坊……面对这种餐饮新业态与新问题,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东风下率先转变政府监管思路,今年8月底联手网络订餐平台“饿了么”启动“互联网+信用监管”项目,政府主动让监管数据走出“深闺”,向企业和社会开放,开启自贸区市场监管新模式。试点一个多月,一种高效的新兴监管力量正在形成。
“看脸点餐”习惯复制上网
“饿了么”用户最近订餐时会有新发现:平台上不少商户的信息中多了“脸谱”一项,点开一看,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和食品安全监督公示信息赫然在目。这些数据由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提供。
笑脸、平脸和哭脸,三种“脸谱”形象地反映了监管部门对商户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结果。上海食品监管部门多年前推出的餐饮“脸谱”标识旨在让消费者养成看“脸”吃饭的习惯。不过,此前这仅限于实体店。
而在另一边的互联网上,“互联网+餐饮”已悄然激发起一种新的消费需求。据上海食品监管部门统计,上海加入第三方平台的餐饮企业已有上万家,通过网络订餐的消费者更是难以计数。面对蓬勃的市场,互联网公司也有烦恼。“有消费者向我们反映,有的商家上传的证照信息和实际经营状态不一致。但经营者的很多信息我们无法准确掌握,资质审查存在困难。”网络订餐平台“饿了么”CEO张旭豪无奈地说。
当“饿了么”的创业者与政府监管部门面对面,一个前所未有的数据共享模式达成了: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向“饿了么”提供政府对餐饮店的监督抽检结果、营业执照、餐饮许可证等数据。首批在陆家嘴地区试点,浦东新区市场监管部门的十多万条数据传送到了“饿了么”。
“看脸点餐”习惯由此复制到了网上。
数据多方应用迸发巨大能量
政府部门主动将原本“沉睡”在内部的信息数据高度共享、多方应用,使信息资源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饿了么”会员王女士最近在订餐时发现经常光顾的一家店不见了。原来,那是一家卫生状况很差且无证照的“黑暗料理”,已被市场监管部门和网络订餐平台联手“驱逐”。
“饿了么”资深副总裁罗宇龙告诉记者,已将政府监管信息以20%的比重纳入“饿了么”对商户的信用评价体系,将配套采取关闭网店、通报政府部门等手段,加强对入驻商户的管理。“饿了么”称,今后新入网店需上传相关证照,经平台方线下现场核查、实名登记,再与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数据库线上比对,数据完全匹配才能上线。
值得一提的是,如此数据共享,监督者不仅仅是政府、订餐平台,还有消费者。比如,消费者如发现公示信息与实际不符,可及时向平台和监管部门反映。“让每个消费者成为食品安全的监督员”,这是数据共享所激起的社会共治力量。
在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看来,数据开放有助于实现“良币驱逐劣币”。浦东一家茶餐厅的老板深有体会,“信息透明让资质齐全、管理规范的企业更具竞争力。”较过去,该餐厅搜索排名明显上升,营业额提高了约30%。
据统计,项目试点一个多月来,陆家嘴地区“笑脸”商户订单平均上涨约15%,资质不全的无脸谱商户订单开始下降。“互联网+信用监管”初步见效促使双方加快合作步伐,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管捍东称,计划从10月起将该项目向浦东新区全境辐射,并且实现政府监管数据与企业实时传输。
让网络平台成为监管前哨点
这不仅仅是政府数据的单向流动,而是一条“双通道”。
试点一个多月,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共接到涉及“饿了么”的食品安全类投诉35起,监管部门线下处置实体商户,“饿了么”同步完成处置回访,对所涉商户作出线上信用评价记录、督促整改。双线并处,效率奇高。
据介绍,“饿了么”的信用评价和用户投诉举报等大数据,也将同步流向政府部门,促进市场动向与政府监管无缝衔接,如此一来,网络平台成为监管的又一个前哨点。
“仅凭第三方平台线上核查,或单纯依靠政府部门线下监管,力量有限。”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局长陈彦峰表示,“整合政府和市场的大数据资源,探索‘互联网+信用监管’模式,可以促进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线上线下齐抓共管。”
记者了解到,浦东新区市场监管部门和网络订餐平台还在研究拓展“大数据”在信用监管、智能监管领域的功能应用,在实行食品信息追溯管理、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落实消费维权首付赔偿制、开展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等方面加强协作。“网络订餐行业只是我们探索开展‘互联网+信用监管’的第一步,今后,我们还将向其他各领域推行大数据监管模式。”管捍东说。
文汇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