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为制造业发展划定“底线”,这可能成为上海“十三五”时期的一个重要原则。过去五年,上海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出现加速滑落;未来五年,为“上海制造”提振信心、能级和影响力,将是上海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透过十届市委十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制造业的新提法备受关注。《建议》明确指出要“保持先进制造业合理比重和规模”。正是在此次全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在对《建议》讨论稿作说明时,明确提到了一个指标:25%。他说,“十三五”时期上海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要力争保持在25%左右。市委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上海首次为制造业占GDP比重设定底线,它有可能成为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里极为有限的数字指标之一。
为什么制造业如此重要
“产业空心化”——关注制造业发展的人,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市政协常委、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张新生说,去年上海服务业发展较快,但一大因素是股市成交火爆。
在普华永道上海公司总经理黄佳看来,对于上海服务业的含金量需要更加客观的认识。他提醒大家注意一个现象:过去十几年,上海服务业的生产效率没有显著提高,但上海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却走在世界前列。
去年,我国发布了首份制造业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它用简洁有力的句子,表明了对制造业的定位:“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该战略发布,将国内对制造业的重视水平提到新高。
作为主管部门,上海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引发制造业重大调整,竞争加剧。发达国家通过实施“工业4.0”“再工业化”等战略,强化其在全球制造业分工中的控制地位;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布局制造业、加速吸引国际投资。
上海近年来一直明确把“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作为发展目标。过去30年,服务业占全市GDP比重也确实快速上升。但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战说,将服务经济等同于发展服务业是错误的,“制造业千万不能放”。
没有制造业,服务业就将是无源之水。在上海三菱电梯公司,目前生产电梯的只有2000人,而在全国为客户做销售、安装、维保等服务的有6000人。其母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董事长黄迪南说,要说清楚该企业属于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或许会越来越难;但无论如何,没有制造业的话,其他就是空中楼阁。
去年,上海明确了“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长期战略。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孙福庆说,实际上,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就在制造业。多年来持续编制发布《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的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罗守贵说,数据证实,制造业如果快速退出,将显著拖累当地的知识竞争力。
低端高端,被挤压也有优势
上海制造业的发展,之前先后经历了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两个阶段;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战表示,而今,摆在上海制造业面前的是第三道坎,“十三五”时期能否迈过去,非常关键。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俊贤也表示,对上海来说,实体经济优势一旦失去,想恢复相当困难。
目前上海制造业正面临“双重挤压”局面。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解读说,在高端,发达国家通过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新构筑竞争优势,对上海相关领域形成压力;而在低端,我国周边的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布局、加速吸引国际投资,但上海受制于土地、人力成本等压力,体现不出优势。
一组数据可作注解。在成本方面,在上海,一位工人目前的综合成本已经超过我国台湾省,远高于印度。而在环保方面,2009年以来,为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危险、低效益企业,上海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约6000项,因此减少的工业产值年均在200亿元上下。与此同时,高端产业发展也遭遇难题——去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比上年降1.1%。
不过,市经信委的分析中不仅提到挑战,同时也点出机遇: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并购重组仍处窗口期,上海制造可通过全球布局提升能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在制造业深度渗透,推动制造方式变革;在“互联网+”和“分享经济”背景下,“制造+服务”“硬件+软件”的融合,推动产业链和价值链创新发展。总体上,依托网络化、智能化、开放化、平台化,上海制造应有机会创新突破。
上海素有制造业的“基因”,产业链相对完整、价值链相对高端,人才丰富、科研机构和高校聚集。而且,上海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空间。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罗守贵说,上海面积是东京的3倍、伦敦的4倍、纽约的8倍、首尔的10倍,广阔的市郊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留出了足够空间。王战更是建议上海将下一次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安排到市郊去开。
面对低成本经济体的竞争,上海也不应该过分焦虑。目前正努力从手机制造向机器产业转型的晨讯公司创始人王祖同说,如果转型智能制造,上海制造业工程师的性价比在国际上依然具有优势。
解读
25%:一记有力的刹车止滑
要理解“十三五”时期制造业占GDP比重不低于“25%”的底线,首先要定一个基准: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几天前刚刚公布的数字,2015年,上海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是28.5%。随后,可以从“历史”和“未来”两个方向来展望。
回头看——统计数字显示,过去五年,上海服务业发展很快,第三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已经从与2010年的57.3%提升到2015年的67.8%,增幅超10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工业比重的快速下降——2010年,这个数字是38%,去年则降为28.5%,跌幅同样接近10个百分点。
更长时间跨度的统计数据,可以更好地勾勒出上海制造业的变化曲线。1978年以来,其占GDP比重基本上呈一路下降态势。1980年是74%,1996年首次跌破50%,2010年则跌到38%。
实际上,基于2015年的28.5%不难得出,“十三五”期间,上海工业占GDP的降幅不能超过3.5个百分点。而在过去七个“五年规划”里,除了2000年到2005年,其余所有“五年”的降幅都要比“十三五”时期更大,平均值为6.5个百分点。而且,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时期,上海制造业占比出现加速下降态势,降幅达到9.5个百分点。
可以说,“十三五”时期上海制造业要守住25%的底线,相当于守住跌幅不超过3.5个百分点的底线。对照历史数据,这一记“刹车止滑”的力度显而易见。
“回头看”之外,不妨再“向前看”。根据杨雄市长在对“十三五”规划《建议》说明中的表述,“十三五”时期上海GDP平均增速目标不低于6.5%。据此可以算出,未来五年,上海制造业增速如果低于3.8%,那么其占GDP的比重恐怕就难以守住25%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