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浦浩良(右)在工地。(资料照片)
人物小传
浦浩良,男,1975年2月出生,上海市人,文化程度在职大学,工程师,1994年7月参加工作,200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青海省果洛州住建局副局长。
■本报记者 赵征南
3年前,当浦浩良第一次走进果洛的高原工地,他喘着粗气,怎么也找不到一顶安全帽。进入工地可以不戴安全帽?在得到在场人员“是的”答复之后,浦浩良一下子傻了眼。这怎么行?浦浩良从上海订购了一批标准安全帽,建议住建局领导和上海援青干部进工地时一律戴上,在工地起示范作用。去年,浦浩良已不用戴着安全帽去工地示范了。今年,有项目参建方和管理部门主动请求浦浩良帮忙联系上海安全管理人员前去培训。
在果洛,上海援青干部被称为“上海青”,浦浩良则成了当地干部心中的“上海亲”。浦浩良说:“我们的青藏高原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为什么要提‘特别能忍耐’? 因为忍耐就是坚韧,果洛的自然环境这么艰苦,没有坚韧的品格,就吃不了苦,也做不到‘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奉献’,就无法得到果洛父老乡亲的认同。”
在高原学会“特别能忍耐”
上个月,在果洛第一次见到浦浩良时,这个上海男人就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穿着白衬衫,梳着偏分头,笑起来眯着眼睛,颇可爱,但一进入工作状态,他的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而冷静,逼得差错无处遁形。
“其实那几天我特别紧张,因为孩子要参加高考,但又不能影响工作,要忍耐。”昨天,浦浩良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孩子高考前一天,我一夜睡不踏实,估摸着孩子进考场了,就给妻子打电话,了解一下情况,顺便送上祝福。”
“孩子高考,为什么不请假回上海陪孩子几天呢?”记者问。“这3年,孩子成长了,理解我的工作,而且有他妈妈照顾。与之相比,这边的工作更需要我。果洛每年只有5至10月开工建设,我不能在建设高峰期离开。”浦浩良回答。
有人说,在高寒、高海拔的果洛,最难的是吃苦。“我从小在青浦农村长大,不怕吃苦。”他说,“我倒觉得,忍耐是金。只有和高原干群团结一心,才能谈奉献。要他们接受我的工作理念,就得先接受我这个人,是吧?”他对记者说。
浦浩良抓住一切机会融入当地干群。“工作上,当地干部有他们的优势,我或许无法像他们一样做得完美,就一定要向他们请教,并付诸行动。就连他们业余的体育锻炼,我也积极参与。如果高反让我没法像他们一样打球打满全场,那就打几分钟,其余时间给他们挥毛巾加油。这都让他们慢慢察觉,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高反、辛苦、寂寞……这些考验都必须“忍耐”。“当地很多干部的家属都在西宁,和我一样都是‘单身汉’,我向他们学习克服寂寞。”他说,“特别是我的上级领导张文庆,他是将心血全部奉献在果洛的‘青二代’。他家就在西宁,可他和我一样半年多不回家,坚持奉献在高原。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援建项目也要注重档案管理
为了啃下规范项目管理这块骨头,一开始,在援青联络组的指导下,根据果洛实际,浦浩良和兄弟们积极参与援青项目管理细则的重新梳理,强调注重项目管理中的档案管理,要求各县在项目推进中规范程序性要求和过程档案收集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制度设定完善援青项目管理要求。可有人质疑,是不是规定得“太细”? 是不是“不必要的麻烦”?
浦浩良认为,只要加强沟通,积极引导和示范,时间终会改变质疑者的看法。“拿消防审批来说,过去当地办理意识不高,但我们一直在和他们沟通,现在觉得消防审批重要的人越来越多,办理率明显增长,尽管还没到100%,但我想,事情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改变,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未来,程序规范方面肯定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绩。”
目前,在果洛州地方各级政府和联络组的重视下,上海援青项目的档案库建设有了初步成效,基本做到每个项目都有建档、专人审核、统一归存。“这也是引导,我们希望州内、县内都能更加重视当地的档案库建设。”浦浩良说。
针对性地培养当地人才
对浦浩良来说,除了规范项目管理,让他一直牵挂的还有当地人才的培养,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建设队伍。
因自然地理、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影响,果洛州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建筑行业从基础到专业等各项人才紧缺。“果洛生活环境恶劣,而且在这里,建筑行业的平均工资并不诱人,很难吸引外地人才加入。因此,必须培养并留住本地人才。”浦浩良说,“受益于第一批援青干部的协调,上海市房地产学校每年开办果洛民族班,为果洛州培养建设行业中专生。”
“过去的课程设置中,上海教材对高寒高海拔地区建筑施工管理的针对性不强,果洛更要强调抗震设防、高寒防护等结构性、功能性方面的施工管理;更需要提高对高原太阳能资源的利用;还有藏式建筑特色的保护和传承。”浦浩良表示,在联络组和上海房地产学校的支持下,校方课程调研组已经安排前往果洛实地考察,以制作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