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的公交车站越来越“聪明”,不仅公交车到站预报10秒刷新一次,还能告知车厢有多拥堵,这些实时信息的背后,是一张庞大的智能公共交通信息网;浦东的路灯也正在变“聪明”,在申江路、金苏路等路段,装有智能芯片和传感器的LED路灯已替换了传统的高压钠灯,灯联网的雏形正在出现……
推动这些变化的,是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的一个个产研平台。产研院从4年前筹建开始,为打破技术研发的封闭模式,提出了“创新伙伴计划”———围绕一个产业目标,从天南地北找来合适的技术、人才乃至资金,通过产研平台的整合,让新技术与社会、产业升级需求无缝对接。
“创新伙伴计划”探路产业化
2012年4月,1201公交线路新江湾城站的站牌上,出现了一串可以预报公交车到站位置的红色LED小灯。它靠太阳能供电,用北斗系统定位导航,一个车站的改造成本不过2000元。不用多渠道收集信息、甚至不用外接电线,简单朴素的设备,就让浦东公交研发多年的智能集群调度系统找到了信息发布的突破口———过去,由于显示方式复杂,后台收集的实时车辆信息难以及时发布到车站。
这个瓶颈一突破,智能公交立刻滚起了雪球:利用北斗导航,这套太阳能智能公交实时信息发布系统于2015年获国家发改委立项并进入启动实施阶段。到2016年底,已有1.2万套北斗公交智能终端接入该系统。如今,这套系统已覆盖浦东地区4000多辆公交车、170多个场站调度室,甚至推广到山东、浙江、河北等地。
这正是产研院“创新伙伴”探索的一个成功案例。产研院院长钮晓鸣说,从实验室到市场,技术往往因为缺乏整合,难以找到合适的出口。因此,产研院决定尝试将高校、研究所里的专家联合成攻关团队。产研院智能交通工程中心主任蔡雪松说:“别看小小的太阳能站牌,4年来闯过了一个个技术关口。”碰到梅雨季节、高楼阴影长期遮挡,如何让太阳能电池坚持发电? 他们请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专家,利用产研院锂电池研发平台共同研发新型高性能电池;当公交站牌变得“聪明”,附加上了RFID(射频标签)、WiFi、摄像头,甚至温度、湿度传感器之后,收集到的大量路边信息怎样加以应用? 他们正在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数据科学研究所联系,希望共同开发交通大数据的深度应用……
高技术“小手”与用户“大手”相牵
与智能公交类似,一些产业升级的需求,看似一筹莫展,只要找到对路的新技术,便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妙用。
最近,外高桥码头的一台起重机刚完成了一次改造:监测温度、噪声、振动、加速度、应力等上千个传感器,装上了这个高135米、“手臂”伸展可达130米的钢铁“巨人”。与此同时,它的“数字化替身”在金桥开发区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虚拟仿真实验室,接受实时监控。有关它“健康”的实时数据,都会传送到这里。
未来,振华重工生产的“钢铁巨人”们,都将装上“健康诊断系统”,无论在全球的哪个港口作业,振华重工都能及时掌握信息———它可以与维修、配件、库存、财务等系统联通,为智能制造打下基础。
振华重工总工程师严云福介绍,振华的大型起重设备已占到全球市场的70%,让这上万台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维护实现自动化远程控制,一直是振华的心愿。而产研院发展起来的13个技术平台中,恰巧有一家“创新伙伴”企业“索辰信息”,能解这个难题。技术推荐给振华重工后不到3个月,联合攻关就取得了成效,不到半年就推出了产品。
“如果让小企业直接去敲大企业的门,一是难以了解确切需求,二是难以取得大企业信任。”产研院战略咨询部副主任李小丽说,通过产研院这个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平台和前期投入的研究,让高技术“小手”与用户“大手”相牵。“有时,我们需要将大的应用需求分解成不同的技术模块,寻找不同的小企业承接。有时,会让小企业在应用牵引下,各展所长。”
打开创新的想象空间
产业化的“雪球”一旦滚起来,活力立现。蔡雪松说,智能公交系统的启用,打开了很多想象空间,也让很多新技术有了一试身手的机会。“第一应用”是很多新技术走向市场的“临门一脚”。比如,公交车厢很可能率先尝试柔性显示屏。过去几年,产研院搭建了十几个产业技术研发平台,涉及大数据、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钮晓鸣认为,市场需求一旦被启动,将会带动技术研发,形成良性循环,直至产生全球影响力,占领产业高地。
在“创新伙伴计划”的框架下,产研院平台上已孕育起一批创新项目:能传高清视频的无人机、冷链运输的温度控制系统、停车大数据服务……钮晓鸣说,作为第三方具有研发功能性的公共服务平台,产研院就是要通过顶层设计开展前瞻性的研究;通过服务构筑开放创新的大网络,将来自不同学科领域、不同产业应用的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各类资源,做成一道“大拼盘”。通过持续的交叉融合,在科研机构能力供给与企业市场需求之间架设“资源双车道”,既能让科研机构更准确地定位市场需求,又能让企业更快地找到适用技术或有潜力的技术供给方,同时再加以金融资本的催化,找到打开科技成果转化之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