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婷
茂名北路120弄7号,一幢两开间、两层的石库门房子,是毛泽东1924年在上海的居住地,也是他一生中在上海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这里刚刚完成了为期两年的修缮工作,眼下正在布展,明年元旦过后正式对外开放。
茂名路毛泽东旧居的保护和修缮,是“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的成果之一。该工程自去年启动以来,全市各相关领域形成合力,深入发掘红色资源,生动呈现建党故事,大力弘扬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根植市民心中。一年多以来,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一批红色遗址遗迹得到修缮,一批既有红色文化展示基地得以改造,一批重大理论研究课题已经启动,一批重点活动项目陆续开展,一批红色文艺作品崭露头角,一批红色创意品牌逐渐形成。
光荣的革命传统,鲜亮的文化底色
记忆犹新———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殷切叮嘱上海要把中共一大会址保护好、利用好,把这里看成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牢记在心———“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 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出征! 中国共产党历史从这里开始!”镌刻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建筑外墙上的话,准确概括了上海光荣的革命传统,定义了上海鲜亮的文化底色。
这座城市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党的历史上诸多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的发生地。这里有党史上的多个“第一”: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第一份党刊、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第一个工会组织、第一家出版社、第一所妇女干部学校……
历史告诉我们,上海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
国共产党一共召开了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其中就有三次在上海召开,分别是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和中共四大。此外,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到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往江西革命根据地,这12年间,中共中央领导机关除三次短暂迁离外,一直都设在上海。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党的早期领导人,都曾在上海工作战斗、领导中国革命,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彭湃、罗亦农、林育南、陈延年、陈乔年等无数革命先烈牺牲在上海这片热土。
丰厚的红色资源是最好的历史见证。据统计,全市保存完好的革命遗迹多达440处,其中,中央早期在上海的各类机关重要旧址24处,仅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藏品就多达10万余件。
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传统需要进一步发扬,红色基因应该更好传承。在2016年建党95周年时,上海全面启动了“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发布《上海市迎接建党百年“党的诞生地”发
掘宣传工程方案》,协调推进工程建设。今年5月召开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又将该工程列为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
全市上下凝心聚力,一大批红色资源得到有力的保护、利用、开发。
老成都北路7弄30号人流不息,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走进一处典型石库门建筑。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地、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诞生地———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近日,记者前往采访,只见门口挂起了限流牌。据工作人员倪娜介绍,自从今年6月底完成基本陈列改造重新开放以后,展厅里丰富的史料和新颖的展陈形式吸引大量观众,接待量不断飙升。为了保证安全和参观质量,馆方启动了“分批限流”的方式。
完成改陈布展工作的不只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还有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纪念馆等一批红色场馆。此外,沪上还对陈望道旧居、茂名路毛泽东旧居、张闻天故居进行了保护修缮,而针对中共中央阅文处旧址、《新青年》 编辑部旧址的保护方案也正在制定中。
与此同时,市文物局副局长褚晓波透露,上海正在编制一套本市革命史迹保护与利用规划,对革命遗址遗迹进行分类梳理、统一规划,明确保护要求和保护范围,并对合理利用方式提出可行性意见。眼下,《上海主要革命遗址分布图》 编撰工作已基本完成。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沪上理论界深入开展研究,密集推出了 《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创建与上海》 《中国工人运动史资料》 《中国共产党创建史辞典》 等一批理论成果和资料汇编。此外,“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上海”“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梦”等主题学术研讨也在沪上举行,邀请海内外的学者以国际视野多角度研究建党史。另外,《中共先驱留日档案解密 (1914—1927)》的资料集也即将出版,这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远赴海外发掘到的一批全新史料,它的出版将填补不少党史空白。
唤醒红色记忆,延续红色征程
当党史学家把一段段历史发掘出来,如何讲述好、传播好这些故事,从而唤醒红色记忆,延续红色征程,成为当务之急。为
此,沪上精心打造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节庆赛事、论坛讲座、群文活动、大型展览和红色旅游品牌,让伟大建党精神入耳入脑、深入人心。比如,推出“日出东方———上海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主题展”、“党的摇篮·光荣城市”主题巡展、“信仰的力量———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档案展等一批主题展览;发布“红色档案”“复兴之路”“激荡文学”“岁月如歌”“开天辟地”等全新红色旅游线路,联合嘉兴、吉安、遵义、延安成立红色旅游合作联盟;开辟“党的诞生地·一线一站”地铁主题文化长廊;打造《忠诚与信仰》情景党课;与《小说选刊》《红蔓》等杂志合作举办“党的诞生地”主题征文等。
一批传递信仰力量的红色文艺作品,也颇为引人关注。这其中,既有“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和诗歌朗诵会,也有京剧 《浴火黎明》、沪剧 《党费》、淮剧 《铡刀下的红梅》、歌剧 《江姐》、交响合唱 《启航》 等一批舞台艺术作品,还有 《面向世界的中国共产党》 《理想照耀中国2》 《诞生地》 等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其中,由上海市档案馆等策划制作的八集微纪录片 《上海记忆:他们在这里改变中国》 登陆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用丰富的史料向全球观众讲述党的历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史研究专家徐建刚说,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建设好、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上海的光荣使命。历史已经证明,上海是一座光荣之城、梦想之城;未来将会看见,光荣如何延续,梦想如何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