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上海闵行地区的农家仍保留着用米粉、蔬菜做元宵的习俗(田兆元摄)
明天(2日)就是元宵节了。史载,元宵节始于汉代,俗称“灯节”“元宵”,源于道教。道教以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上、中、下三元日。上元日,天官降临赐福。
相传,汉代皇家重视在上元日祭祀太乙神。公元前180年,西汉重臣周勃、陈平等削平诸吕叛乱,拥立代王刘恒即帝位,是为汉文帝。举事日恰在正月十五,为此,将这天固定为节日,延续至今。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从年三十到十五,亲朋好友聚会,关于吃饭喝茶敬酒有很多老规矩颇为讲究。为此,文汇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非遗传承与应用中心主任、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先生。
舌尖上的规矩源于“三礼”
文汇报:据说,年三十吃饺子,饺子皮煮破了不能叫“破了”,而要说“挣了”。那元宵节吃汤圆,如果汤圆煮得露馅了,有何说法?
田兆元:现在,人们的生活改善许多,饮食习俗日渐多元。以前物质匮乏,在南方,年三十晚上很少吃饺子。随着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南北文化交流增多,大家才有了“年三十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的印象。不过,我国地大物博,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也没固定的要求。
对吃汤圆,没有特定说法来描绘“汤圆露馅”。而元宵吃汤圆,主意是追求团团圆圆、圆满吉祥。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能有好心情、幸福感满满。当然,汤圆煮得露馅了,那就不完美了,因此是个忌讳。大家煮汤圆时,当心点喔(笑)。还有个生活常识:煮破的汤圆不好吃呢。
▲正月十五元宵节做汤圆
文汇报:我们知道国外有一整套的table manners(餐桌礼仪),在我国也有类似习俗:座席分宾主,落座后不能随意换位,等长辈先动筷、晚辈才能动筷,吃饭须端碗、不能咬筷,喝汤不可发声,给客人盛饭应说“添饭”忌说“要饭”,筷子不能立于碗中央等等。这些习俗缘起于何时?
田兆元:我国的餐桌礼仪起源很早,在儒家经典文献中多有讲述。比如,《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鹿鸣》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鼓瑟吹笙是邀请宾客入席。成语“钟鸣鼎食”说的也是大户人家宴请很讲排场,一边吃饭,一边还要配上音乐演奏。
“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是古代中国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深远。“三礼”中有很多描述宫廷宴会、诸侯宴请的礼仪,后来广泛传播到了民间。
举个例子,古代吃饭用八仙桌,因此,座次有上席、下席、旁席之分。在山东曲阜等地,仍保留着主宾、主陪、副宾、副陪等席位讲究。世易时移,在上海及周边等地,圆台面流行后,这种宾主秩序就不那么讲究了,客随主便。
古人对菜式摆放也讲礼仪。在湖北过年,一定要在大碗里放上年糕,叫“头子碗”,摆在饭桌右边重要的位置,年糕寓意“年年高”。肉的蒸煮方法、鸡羊鱼的摆放,也有固定的讲究,这些习俗既跟当地的物产有关,又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过年吃团圆饭,需等长辈动筷,晚辈才能“开动”,这是尊老的体现,也是对晚辈的“家教”,同时,对维持整体社会的井然有序大有裨益。
宋代元宵庆祝超过春节的热闹
文汇报:您怎么理解“茶七、饭八、酒满”的待客之道?
田兆元:先说酒。物以稀为贵,在古代,酒比较珍贵。酒作为好东西,如果只倒一点点给客人,显得主人太吝啬。《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使在物质相对不足的条件下,也要把好东西多分享给客人,这是礼仪之邦应有的待客之道。至今,在河南,还有让客人上席先喝三杯酒的习俗,以示尊重。当然,酒满也有圆满之意,“不满”“欠满”都不足取。敬酒时,敬酒者的杯口需低于被敬者,也是为了尊重对方,体现上下尊卑秩序。尤其,晚辈向长辈敬酒,还要双手托杯。
添酒忌讳用左手。“反手添酒”违背常情,尤其年节期间,人们对新年时运都有美好预期,祈愿“顺风顺水、顺顺当当”。因此,应尽量避免反手添酒。
过去有赐酒,宾客受酒,一般不能正面饮下,应当侧身饮用。在今天的韩国,我们仍可看到此类场景,足见中华传统礼仪的深远影响。
然后说“茶七”,茶在古代很普遍,不如酒那么珍贵。有个宋代故事:客人拜访主人,主人以为客人有事,倒了七分茶,好好招待。聊了半天,主人发现客人其实无事,于是就倒了满满一杯茶,喝了满杯的客人因为要上洗手间,只得匆忙离开。从此,满杯茶就有了“逐客”之意,因此,第一杯茶不能倒太满。
最后说“吃饭”。传统社会,饭没有菜贵重,主人会请客人多吃点菜。另外,八分饭是为了让客人第一碗不要吃太多,还可再添一碗。“添饭”意味着添吉祥。
还有一个常识,刚刚也提过,筷子不能插在饭碗中央。这是敬鬼神的,不是对人的礼仪。筷子插在饭里,也十分不吉利,因此非常忌讳。
文汇报:为什么说元宵一过,年就过完了?
田兆元:在古代,元宵节有着非常盛大的礼仪庆祝活动。在《水浒传》中,没有一次过年,却有4次元宵晚会。
年三十团圆是家庭节日,但到了十五,是从个人生活到社会交往的延伸。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述的就是元宵节热热闹闹的户外狂欢。大家有没有发现,一面是狂欢,一面是不是还在找人?
古代元宵节是个浪漫的节日,青年男女在这晚出来约会,正月十五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就描述了一次约会不成功的痛苦:“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灯火阑珊,男女相会,吃点元宵,甜甜蜜蜜。 那时不像现在有手机可以联系,灯会那么多人找不到也就不奇怪咯。
灯会上,老人们可以在集市上猜灯谜,孩子们最喜欢看花灯、龙灯。尤其,在宋代,元宵放5天假,比春节更隆重。
现代,上海豫园灯会、浙江东阳龙灯、广东东莞花灯都是为了弘扬元宵的狂欢气氛,既展现了城市活力、市民的创造力,又有助于社会和谐。
如今,上海本土乡村的饮食民俗亟待传承,那种质朴的、原生态的元宵饮食(咸汤圆)本来是非常受欢迎的,与南京路的元宵大异其趣。这些用本地米粉、蔬菜做出来的元宵,至今仍在闵行地区流行。乡村元宵,既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又能让人记得住乡愁。
湖北民谚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即使不是殷实人家,正月十五这天也会彻夜点灯,并用红纸把灯糊上,营造“红红火火”的节日气氛。吃汤圆,则不论咸甜,只要是好吃的都会包罗进去,祈求圆满。吃好汤圆就表示一个圆满的年完美结束了。在乡村,年三十晚上蒸的饭,要留一点放在十五吃,以示一个完整的年过去了。湖北农家烤火用的树桩,年三十不能烧尽,要留一些在火塘,保存到十五最后一夜烧完,也是同样的寓意,红红火火。
现代社会,元宵节不如以前那么重视,大家从初七就开始工作了。其实,从民俗学角度说,元宵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提倡放假庆祝。
文:付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