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璀璨的秦淮河古城墙夜景。(摄/丁劼)
南京江北新区,孵鹰大厦B座四楼,“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一台“辅助精准穿刺机器人”和一台“与人共融轻型协作机器人”格外引人注目。
研究所副所长钱进介绍说,这台“穿刺机器人”是他们研发的众多智能机器人中,与老百姓生活最为密切的一款。这款机器人一来可以降低医学诊疗操作中的人为误差,大大提高精度;二来可以降低医生的劳动强度,医生可以脱下原先40公斤重的超剂量辐射防护“铅衣”。这台机器人正在研究所里进行性能方面的优化,另一台在南京市鼓楼医院,完成了动物实验,下一步正在等候批准进行临床试验。
▲“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钱进正在介绍一台“辅助精准穿刺机器人”
优化创新机制,鼓励团队持大股
“集萃”既是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英语简称的读音,又是集萃人才、创梦未来,以优化创新机制、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投身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生动诠释。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注册成立了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公司由产研院、江北新区、核心团队三方合资组成,其中核心团队占股60%。核心团队持大股、市场化运作,是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大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重大机制创新举措。钱进介绍说,研究所没有事业编制,完全按市场化公司化运作,团队切身利益和研究所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激励机制灵活,可以通过股权、项目提成等形式激励,较少受到传统事业编制的限制,各中心、项目团队、全体员工积极性高涨,成立两年来集聚了107位智能制造方面的高精尖端人才。这家员工平均年龄31岁的研究所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今年承担了各类研发项目30多项,正在研发和已经完成的还有涉及河道清理、水下伴潜、矿井特种多款机器人以及智能无人车间等项目,孵化企业16家,今年预计实现产值1.2亿元人民币。
据悉,南京探索采用混合所有制方式组建新型研发机构,鼓励人才团队持大股,政府基金、投资平台、社会资本等共同参与、各展所长,形成“利益共同体”,政府股权收益反哺科研人员所在的高校院所。全市182家新型研发机构中,人才团队平均持股61%;致力于打造务实高效的运营模式,注重项目化落地,实行企业化运作,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厚植创新生态,筑巢引来“金凤凰”
今年以来,南京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一个名城”),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两个中心”),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
在江北新区,位于龙王山附近的南京生物医药谷最近频频传来好消息。这个集聚了南京生命健康产业450多家创新型企业的园区,以“企业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服务”为宗旨,着力打造全流程、全方位的高端创新服务平台。上月底,园区内的南京药捷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公司针对三阴乳腺癌自主研发的新型小分子药物TT-00420获得了FDA的临床试验批准;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的南京福瑞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基地开工,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肿瘤免疫治疗核酸药物的研发生产基地,和国内唯一的新型佐剂疫苗的研发生产基地。
在鼓楼区北部,临近长江的幕府山下,曾经的“城市矿山”“铁北老城区”,如今华丽转身为一座“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幕府创新小镇。小镇的所在是当年南京长安汽车厂的生产车间,随着产业迁移,昔日的汽车厂留下了保存完整的成排老厂房。美丽的环境和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不仅吸引了霍普(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今年落户于小镇的A36幢,还引来了“金凤凰”——理查德·约翰·罗伯茨教授、哈特穆特·米歇尔教授等多名诺奖获得者及海内外专家在此组建诺奖·院士工作站。霍普(南京)研究院致力于研究恶性肿瘤早期检测筛查技术、生物治疗以及药物等关键技术,建立恶性肿瘤诊疗一体化国际技术服务平台;进行阿尔茨海默病(AD)、糖尿病等慢性病医药产品技术研发,建立国家级慢性病预防、干预成果转化及服务平台。据介绍,研究院最近成功研发了一款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干预产品。
建设创新名城,着力下好“先手棋”
今年1月,南京宣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一大批国内外顶级创新资源纷纷布局金陵,这些新型研发机构一落地就呈现旺盛的生命力。最近,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运行,计划5年内引入至少20个顶尖科研团队,集聚上百名一流人才;半年前,德国国家微系统传感器研究院在南京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已孵化引进了7个项目,并填补了国际上微机电系统单晶硅传感器的空白;7个月前,图灵奖唯一华裔得主、清华大学姚期智院士,年过七旬首次创业选择南京,成立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促成世界级的交叉智能前沿峰会在南京成功举办……
美丽古都,创新潮涌。“在南京,从市委书记、市长到区委书记、区长,都在潜心谋创新,带头抓创新;从市级层面到各个园区再到基层一线,都有专门的力量在服务创新,推动创新。”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在最近举行的南京新型研发机构国际合作大会上说:南京不仅具有古城、绿城、科教城、枢纽城、产业城“五个城”的城市特质,还拥有科学的制度设计、系统的要素支撑、公平的市场环境、独特的政策体系、精准的服务保障等创新生态优势。
建设创新名城,南京的“先手棋”是启动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推动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通过与各方面合作,南京已累计组建182家新型研发机构,其中三分之一有国际化团队参与,包括诺奖得主、图灵奖获得者等顶级专家,以及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校院所。今年以来,南京全市新增科创型企业2万家、增长23%,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0.7万人、增长66%,新增3名诺奖得主、52名国内外院士来宁创新创业,涌现了11家独角兽企业和87家瞪羚企业,还有一大批企业进入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在最近举行的南京新型研发机构国际合作大会上,又一批国际顶尖创新资源抢滩南京,6家海外高校院所参与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当天签约,12家已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也与海外高校院所、知名企业、投资机构等签订合作协议,进行新一轮的项目、资本及企业孵化等多个方面合作。
作者:本报驻苏记者 叶志明
图:丁劼、叶志明
编辑:施薇 王秋童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