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南京市政府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举办南京2035城市发展国际会议。现场,联合国人居署高级官员、国际城市规划领域顶级专家济济一堂,问道“未来之城”——2035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愿景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美丽古都”。
提升“高度”:做国际化枢纽、长三角引擎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全球化和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全球城市”概念提出者萨森对城市总规2035给予高度评价。
“这是一个非常科学的城市规划,南京市政府在城市治理方面水平非常高,非常关心城市未来发展,关心市民生活,注重环境保护。”她说,从这次的总规修编看,南京正在努力让科教资源更好地服务城市建设和发展。“我走在南京的街头,感觉这里比纽约很多地方都要整洁、美丽、方便。”
萨森相信,不久的明天,南京一定会成为世界瞩目、全球非常重要的城市。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地理单元。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背景下,南京提出要争当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支撑长三角国际化发展的门户枢纽。
打造“锐度”:协同创新,崛起“沪宁合示范带”
“靠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发展之路,已经逼近发展‘红线‘,新一轮发展中城市成功之要,唯有创新,能带来短期的‘垄断红利’。”纽约大学Marron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佩德罗·奥尔蒂斯先后参与了26个国家的大都市区战略规划工作,他非常赞同南京“创新名城”的战略选择。如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比成一局国际象棋,他认为南京置身“皇后”的关键位置。
翻开新一轮发展蓝图,南京的创新型产业体系清晰,将聚焦“4+4+1”的主导产业体系,重点形成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3大有国际影响的产业地标。南京将打造全域创新空间,在老城范围内,推进大学和科研机构及周边社区建设,培育科技硅巷,营造创新转化生态。
做实“厚度”:拥江发展,江北新区迈步进主城
南京发展摒弃“摊大饼”的发展,继续坚守“多中心、开敞式、轴向、组团”的都市区格局,做实城市“厚度”。以新街口为中心,半径40千米范围内构筑南京都市区。放眼其中凸显多中心,建立服务于不同区域的梯度公共中心。这和佩德罗·奥尔蒂斯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他形象地说:“城市发展要摒弃“扔飞镖”式发展,不要把资源集聚到一个中心,而是要下象棋,形成多中心各有特色的对话、共生。”
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博导王建国教授此前就参加过城市总规2035的专家论证。“新一轮总规修编将江北新区纳入主城,进一步打开了城市框架。”他说,南京要实现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目标,就要进一步打开城市可发展空间,以全球化定位来加快产业转型、发展,打造叫得响的城市品牌,让南京在国际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彰显“温度”:近悦远来,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盘点南京城市特质,这一轮规划修编有一字之变,从原来的“山水城林”到“山水城林文”。规划描绘的“美丽古都”的意象让与会专家心有戚戚焉。
“大学、历史建筑,文化遗产,这些是南京最好的城市名片。”国际著名城市规划师、加拿大多伦多市前总规划师詹妮弗·基斯玛特说,“来到南京,看见了,体验了,记住了,这就是一座城市的魅力。”
联合国人居署高级官员布鲁诺·德肯说,联合国人居署致力于推动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让城市更加美好。讨论2035南京城市规划目标,不仅是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也契合联合国人居署的宗旨。“南京是一座美丽而特别的城市,我们非常愿意与南京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城市繁荣发展。”
“南京的发展之快令我难以置信!”迪拜塔和南京紫峰大厦的设计师阿德里安·史密斯这样描述他这次看到的南京。他认为南京城市总规2035充分尊重自然山水,突出南京元素,重视城市空间打造,是一部非常国际化的高水平城市总规。“南京的科教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都是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南京的很多古建筑在全球都有影响力。”史密斯建议,南京可以进一步将资源转化为优势,让这座美丽的城市闪耀世界。
来源:南京发布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朱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