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加强石漠化治理、持续退耕还林、有效遏制各类生态破坏行为,全国石漠化程度最深省份贵州石漠化面积持续减少,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省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16年底,贵州省石漠化面积为3705.15万亩,比2011年底的4535.7万亩减少了830.55万亩,其中,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面积从2011年的637.05万亩下降到2016年的422.7万亩,全省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石漠化被称作“土地癌症”,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土层厚度薄(多数不足10cm),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从成因来说,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质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从而呈现出石漠化现象。
贵州是全国石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之一,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结果是贵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量级指标数据。贵州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的生态建设带来的林草植被恢复是全省石漠化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生态移民、劳动力转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也有效减少了石漠化面积。
“贵州石漠化面积虽持续减少,但导致石漠化的人多、地少、贫穷的社会因素未得到根本转变,不少地区仍存在陡坡耕种、过度放牧等问题,目前贵州仍有624万亩严重石漠化耕地还在继续耕种,这些地区的石漠化有恶化风险。”张富杰说。
截至2016年底,贵州石漠化面积占全国石漠化面积的24.5%,遏制土地石漠化是贵州省目前最为迫切的生态任务之一。
来源:综合新华网等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朱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