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美画家创作反映铁路华工主题的油画《背井离乡》
美国太平洋铁路,被英国BBC评为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七大工业奇迹之一。从1863年开始动工,1869年建成,全长2000英里。西段,即从萨克拉门托到犹他州的普罗蒙特利高地,全长约689英里。在缺乏现代化机器的年代,逾万名华工仅凭人力与简单的工具,开山凿路,攻克了无数个困难,完成了东西两条铁路的会合。
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在他的《八十天环游地球》里,也提到了这段铁路修建的意义——如果没有它,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梦想永远只是梦想而已。过去,从纽约到旧金山最短也要走6个月。铁路建成后,只需7天。而没有华工们的艰辛付出,太平洋铁路不可能提前7年建成。
▲ 华工用马车和简陋工具在铁路工地运送土石方。
“华工参与了中央太平洋铁路最困难时期和最艰巨地段的兴建,也是完成铁路基础性工程的主力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美国铁路华工研究学者黄安年讲述道。这条美国现代国家的生命线,是用华工的汗水、智慧与生命建成的。1870年6月30日,《萨克拉门托报道者》曾登载一篇题为《运送遗骸》的新闻报道,其中发现,从中央太平洋铁路沿线运来的中国人骸骨总重量约为2万磅。基于这篇报道的数据,根据成人骨头重量约占体重14%这个比例,假设那时中国劳工的平均体重为119磅,2万磅可换算成1200具骸骨。据学者研究,数以千计的华工因山石爆破、隧道塌方、暴风雪灾和其他事故而丧生。
据史料记载,1865年2月,华工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走上了铁路建设工地。开始时,对华工的蔑视不光来自白人工人,就连工地的一些负责人也认为华工体力单薄,个子矮小,根本没能力参加这么艰苦的工作。最后,铁路的总承包人克罗科的话一锤定音——能修建万里长城的民族,当然也能修铁路。
▲ 铁路施工进程中,华工们住在建筑工地旁的帐篷里,而老板和工程师们住在火车上。
施工中,华工们也确实常以惊人的智慧攻克难关。1868年,工程延伸到内华达山——积雪和时常发生的雪崩,使得已经通车的地段经常会出现阻断,火车无法通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华工们沿着铁路在容易发生雪崩的地方修建了近70公里的防雪墙,完全避免了积雪的影响。当地人充满敬意地把它称做“内华达山脉的中国长城”。在与东段公司展开筑路竞赛的最后阶段,西段华工还创造了一天铺轨10英里200英尺(约合16.15公里) 的世界纪录。
太平洋铁路对于美国的意义,不亚于万里长城对中国、对人类文明的意义。修筑长城的民族,用自己的勤劳、智慧、血肉之躯,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与牺牲,奠起了西方文明进步的基石。
▲ 2017年,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跨越时空的回响——纪念150年前铁路建设中的华工”展览。
华工对美国的贡献值得被永恒纪念。美国华人一直在四处奔走,挖掘这段历史。他们呼吁主流社会承认华工贡献,也让后代铭记先辈们的血泪经历。2014年5月9日,美国劳工部将铁路华工列入荣誉纪念堂,纪念他们的卓越贡献,华工是进入该纪念堂的首批亚裔群体。2015年8月22日,纪录片《金山梦-寻找·道钉记忆》在洛杉矶首映。影片全面展示了华工参与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的历史。2018年5月10日,美国加州迎来首个铁路华工纪念日。
150年的时光,让曾经一度被遗忘的历史记忆,逐渐被唤醒。黄安年表示:“我们纪念这段历史,了解华人移民美国并逐渐融入的艰辛奋斗历程,是为了不忘来路,传承精神,增强华人的自豪感”。历史亦照映当下,“华工修建太平洋铁路是一段交流合作的历史,美国近代的崛起包含着中国移民的辛勤奉献。一个半世纪前两国做到的,今天没有理由不能做得更好。”
来源:综合中新网、美国侨报、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等
实习编辑:罗娜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