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俗称“闽东”,这里枕山面海、拥江揽湖,孕育了古朴淳厚又多姿多彩、兼容并蓄的闽东文化。近年来,宁德不断拓展文艺创作和诗歌创作,其中“闽东诗群”尤其有代表性,已成为中国诗歌界一道独特而靓丽的文化景观。
“云气风雅颂,诗滩赋比兴”,近日,“青春回眸·宁德诗会”暨“云气诗滩”揭牌仪式活动在蕉城区九都镇云气村成功举办。“云气诗滩”位于霍童溪边,河滩的青石上,镌刻了一百多年前的文人骚客创作的诗歌与楹联,虽已历经百年雨水冲刷,依然清晰可见。清流漫过,更是美不胜收,故美其名曰:“浣诗滩”。如今,在此基础上,当地又在霍童溪边建设了诗歌林荫道,两边竖立着诗歌牌匾,让人在欣赏风景的同时,领略宁德的灿烂文化。
云气的诗韵与光彩,吸引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吉狄马加的目光,他说,“云气有着悠久的诗歌文化积淀,在云气,诗歌就流淌在人们的生活与精神意识中”,“希望诗人们借助这次机会,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创作出伟大的、史诗性的作品,抒写闽东新的美丽诗章。”
著名诗人杨克感于此地的钟灵毓秀,写下“海天在这缠绵/生了大大小小的岛屿/闽浙要冲,海滨邹鲁/想想宁德,是多么宁静与安宁”(《人杰地灵》)。诗人、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秘书长孙文直言不讳自己“对石头动了心”:“我的爱就是长流的水/这话是在云气诗滩/光天化日之下我对石头说的”(《我的爱就是长流的水》)。
鲁迅文学奖获奖诗人、闽东诗群代表诗人汤养宗将阅读经验与闽东游历结合起来,颇为戏剧性地写道:“溪流便从溶洞里出来/蝴蝶在回想/丢失的花粉。而小路继续向树林深处延伸”(《阅读记》)。诗人鲁克动情地写道:“到了云气村,铁石心肠也会软下来/到了云气村,再急的性子也会慢下来”,“如果你在云气诗滩的石头上读到我的诗歌/那是我在人间活过的证明”(《到了云气村》)。诗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剑男认为诗歌是对石头的“重写”与“命名”:“我们喜欢诗歌对万事万物的命名/喜欢这些石头在诗歌中重新浮出人世/我想那个在石头上镌刻诗歌的人/一定有什么东西同时在他的心中镌刻”(《在霍童溪云气诗滩》)。
在诗人、翻译家汪剑钊的笔下,采茶姑娘唱畲歌的场景变得诗意隽永,“绿,在茂密的茶园里欢快地流淌,/畲族姑娘灵活的手指在近乎透明的叶尖/翻飞,仿佛一群调皮的小燕子”(《霍童溪》)。诗人安琪来到杨家溪,遥想川上咏叹“逝者如斯夫”的孔老夫子,写下“你来到某地,你遇到某溪,你说——/一切消失的物事,都曾在水上发生。/(而一切被水带走的物事,真的都曾发生?)/原谅我孔老,您在川上说的话就借我在溪上/说吧”(《杨家溪》)。
宁德市作家协会主席刘伟雄生动书写闽东渔民丰收的欢歌:“鱼会冲过浪的边缘/船会开进丰收的视线”,“螺壳岩/这一声凝固的号角/早已理顺风帆与远航的关系/渔民与海洋的生死默契”(《螺壳岩》)。闽东日报社总编辑郑家志用轻快的诗句谱写此次青春回眸诗会的盛况:“带上深情的目光/赴一场青春的盛会/诗在草地上流淌/石头在沙滩上歌唱/我们拥抱大地的风光/青春的宴席不散/经典永流传”(《云气诗滩之歌》)。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参会的诗人们留下的宝贵诗作,将会被镌刻在诗滩的石头上,打造成“青春回眸•闽东诗群”的朝圣地,实现“青春回眸,闽东诗群”与百年“云气诗滩”的隔空对话。
著名诗人、《诗刊》主编李少君说:“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弘扬‘闽东之光’,立足宁德美好的风景和灿烂的文化,尤其是辉煌的诗歌传统,在新时代发扬光大。宁德的‘云气诗滩’,还有诗歌林荫道,非常独特,景色宜人,中间有休憩的地方,装点着栈桥和亭子,又有文化涵量,古典诗和现代新诗相互映照,可以说是中国第一诗滩。”
来源:中国诗歌网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付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