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浙江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实施意见。未来浙江将依托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国有资产管理云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全省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网络服务平台;并建立涵盖开放资源量、服务企业量、服务收入、合同额等指标的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绩效指标体系。同时,为了进一步集聚共享资源,浙江将不断完善科研设施和仪器入网制度,并通过逐步应用物联网技术来辅助实施动态监管。
记者从浙江省科技厅了解到,浙江计划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各类科研设施和仪器,统一规范、功能完备的专业化、网络化管理服务体系,建成大型科学装置2个以上,整合价值30万元以上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超过1万台,实现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制度、标准和机制更加完善,开放水平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据悉,该实施意见所指的科研设施和仪器,主要是指完全或主要利用财政资金或国有资本出资购置、建设的科研设施和仪器,包括大型科学装置、科学仪器中心、科学仪器服务单元和单台(套)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科学仪器设备等。
近年来,浙江在推动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培养分析测试专业技术人才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被科技部列为全国首批科研仪器和设施开放共享试点省份。目前,浙江省已有浙江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和省疾控食品安全检测中心两大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中心。
在浙江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生命健康),修正药业集团的项目负责人胡先生正在等待他的创新制剂项目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半小时不到,电子显微镜已经拍摄了数十张电镜照片。胡先生告诉记者,这次来,他主要使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两种设备。扫描电镜结果对于他们后期优化材料、完善载药效果等,会有很大帮助。
“一台场发射扫描电镜要300多万元,我们平时一个月就用两到三次,自己买肯定不划算。到这里来测试,收费合理,还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帮忙操作,省钱省心。”胡先生说。
浙江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生命科学)求是特聘教授洪健说,中心自建成以来,一直秉持对外开放共享的宗旨,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服务量用于本校以外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项目覆盖生物、医药、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开放共享仪器设备,能提升高校资源利用率,同时也为社会节省一大笔仪器设备购置费用。”洪健说。
截至2018年,浙江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共集聚创新载体8000余家,汇集单台(套)价值30万元以上的科研设施和仪器10900台(套),总价值近100亿元。“十三五”以来,浙江60余家高校院所间深入开展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服务,服务机时数达256.5万小时,样品数98.4万个,服务额达1.5亿元;并通过创新券政策支持,为2万余企业及创业者提供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约4万余次。
“构建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加快推进科研设施和仪器资源开放共享,充分释放服务潜能,能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强省提供有效支撑。”浙江省科技厅基础处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综合人民网、浙江在线、浙江日报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赵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