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的出现,直接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乡村的读书行动,为广大农村村民和少年儿童提供了弥足珍贵的阅读条件和追逐梦想的机会。”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秦文君说,全国60万个农家书屋,即便一家书屋只有10个孩子去看书,就会有600万个乡村孩子从中受益,而且还可能意味着这600 万孩子的下一代将会“不一样”。
今天上午,2019年“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旧馆镇北港村农家书屋举行。
老宅变课堂
姚坤发是菱湖镇山塘村村民。5年前,他结束在外打工的生活,回到家乡开始新型渔业养殖。如今,由他负责运行和管理的鱼塘达到165亩。姚坤发把自己的好日子归功于村里的农家书屋:“每天就算再忙,总要到农家书屋去看书,为自己‘充充电’,未来发展思路也更清晰。” 去年,他还自掏腰包,为书屋增添了1000套图书,成了当地爱书、看书、捐书的典型。
一间书屋就是一个学习场所,在南浔城乡阡陌间垒起一座座“文化加油站”。依托文化礼堂建设,各村(社区)农家书屋实现了区域全覆盖。眼下,农家书屋建设已经迈入数字阅读阶段,借助手机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南浔区创新推出“浔礼e家”宣传文化平台,只要轻点手指,就可以在线收藏和分享各类信息和知识。
位于双林镇的周家兜村在“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把村内一所百年老宅修复成农家书屋,并定期请来农技人员、合作社负责人等授课,丰富全村精神生活的同时,拓宽村民致富路子。“当时,老宅内还保存着许多即将消失的旧时代农具、日常用品等,部分屋顶还有漏水现象。”周家兜村村主任周建琴介绍,村两委通过保护性开发利用,把7间占地近千平方米的老宅进行抢救性修复,腾空了里面的杂物,修补了屋面、地砖,并加固了房梁。去年底,这所老宅又腾出4间空房变身为农家书屋,添置了近5000册图书和5台平板电脑。眼下,该农家书屋还结合实际,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我们这里既是市书法协会的联络站,又是全区‘春泥计划’的一个活动点,小型书画作品展览、读书心得交流、文艺节目排演等都在这边进行。”周建琴说。
书屋变地标 礼堂变学堂
走进位于旧馆镇港胡村的文化礼堂,电子阅览室、文化书墙、阅读沙发等文化设施一应俱全。“现在我们已经和区图书馆的系统联网了,不仅可以共享图书资源,还实现了异地借书‘通借通还’,方便了读者。”港胡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潘雪礼介绍,眼下村里的藏书量已超万余册,文化走亲、学术讲座、音乐剧、民间读书会、书画摄影展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并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每逢周末,这里总会坐满前来阅读的村民。从家里到书屋,只要几分钟,我们就可以边看书边喝咖啡了。自从有了这间时尚的农家书屋,打麻将的人少了,村民喜欢在这里求取知识、交流心得,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潘雪礼介绍,暑假即将到来,农村书屋会在这个时期增加大量儿童和青少年读物,让这里成为孩子们的精神乐园。
“文化香致远,惠民无止境。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如何结合实际,充分挖掘农村文化资源,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是一道需要精打细算的课题。”南浔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一个覆盖区、镇(开发区)、村(社区)的三级公共文化阅读网络已在南浔区基本形成,拓宽公共文化阅读网络不仅能提升群众精神生活幸福指数,还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书屋为孩子点燃梦想
在2019年“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上,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李东华说,目前,在我们祖国辽阔的乡村大地上,已经建起了60万座农家书屋。在农家书屋工作中,少年儿童阅读始终作为工作重点。2019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中少儿类图书占比达到41%,连续多年成为第一大类。今后在图书配备供给侧方面,还将逐步加强少儿类出版物的供给。
“为丰富农村中小学生文化生活,加强农家书屋维护使用,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教育部门连续6年开展‘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参加活动学生人数累计达到上百万人次。”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说,阅读实践活动在全国60多万家农家书屋全面展开,让孩子们通过阅读滋养心灵,追逐梦想,让阅读之光点亮乡野,点燃希望。
据了解,今年的活动将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通过开展主题阅读、社会实践、结对帮扶、征文写作、书画展演等系列活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引导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村少年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学习成长。
作者:刘海波
编辑:蒋萍
责任编辑:国内报道中心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