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于6月30日至7月10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会议将审议38项提名遗产是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就在刚刚,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这段申遗之路,本报一直持续跟踪,现将旧文重发,让我们一道回顾良渚申遗的点点滴滴。
浙江省考古所日前发布重大考古成果——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认为,这是继20世纪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将极大地推动中国文明史研究进程和考古学发展。这一发现也使杭州建城史向前推进了近3000年。
这座古城大致以良渚遗址区内的莫角山遗址(上世纪90年代初发现)为中心,东西长约1500米-1700米,南北长约1800米-1900米,呈正南北方向。城墙部分地段残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垫石块,宽度达40米-60米,上面堆筑黄土夯实。根据城墙外侧叠压的堆积中出土的陶片判断,良渚古城使用的下限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也就是说这个古城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具体的建筑年代,还有待进一步确定。
据介绍,相比较于同时期发现的湖北的天门遗产和山西南部的陶寺古城,良渚古城遗产是最大的,堪称“中华第一城”。因此,它的发现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学术价值。严文明教授表示,良渚古城的发现,改变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认识,标志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
作者:蒋萍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付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