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泰州市正式发布《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下称《通则》),并将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以及规模以下存有高温熔融金属运输、煤气(天然气)、大量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有限空间、粉尘涉爆、涉氨制冷等六类风险较大场所等重点工贸企业中推广实施。
双重预防机制是指企业为预防事故的发生,建立并运行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两项工作体系的统称。构建双重预防体系,可逐步推动企业由过去的被动防事故向主动防隐患转变,实现关口前移、预防为主,是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泰州市自2016年起开始试行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有关工作。从前期调研情况看,一些地区、一些企业在推进实施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过程中,存在风险辨识管控流程不规范、要求不统一、结果不准确、效果不明显等实际问题。对此,市应急管理局近期组织有关专家编制了《通则》。该《通则》日前已通过市市场监管局审批,成为泰州市地方标准,系省内首创。
《通则》的一大亮点是体现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等原则。它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以及全体从业人员的工作职责都作出了具体规定,还将风险动态管理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明确分为预测预警、更新、自我评价、持续改进等,实行PDCA管理,推动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不断深入深化、提质增效。同时,《通则》规定,要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危险源辨识,应考虑危险源的正常工况、异常工况和紧急状态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以及影响人、财产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隐患排查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以及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服务范围。
企业在风险辨识过程中,最难把握的就是划分单元。对此,《通则》也有明确指示,即一般企业优先考虑以员工工作岗位为中心,将作业区域内相关的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划分为一个单元。
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基础处处长刁红兵介绍,为防止企业在单元划分上做不实、吃夹生饭,《通则》要求企业加强员工教育培训,使员工了解掌握岗位风险辨识评价的结果、管控措施以及如何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等。企业可以聘请专家开展首次风险辨识,并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简单实用的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制度,通过岗位风险告知卡、隐患排查清单等简便措施,确保每一个员工能理解、会上手、有任务。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王建春说,双重预防机制是防范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第一道是管控风险,从源头上系统地辨识、管控风险,将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第二道是治理隐患,通过隐患排查和治理,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关系,共同构建了预防事故发生的双层保护屏障。“从某种程度上说,风险管控到位就不会形成事故隐患,隐患及时治理就不会酿成事故。通过双重预防的工作机制,可切实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来源:泰州发布 泰州日报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