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网报道:唐上君是一位退休老教师。唐老师今年92岁,是湖南益阳市安化县雾寒村人。这个村子地处偏远山区,成年人大多外出打工,村里的师资力量薄弱。1997年,退休十年后的唐老师回到村里,开始义务给家乡的学生补课。
唐老奉献的不仅是自己的时间和心力,还把自己的家也贡献出来,作为孩子们补习功课的“书楼”。这个免费“补习班”,他一办就是22年,因为有了这么一个“唐爷爷”,村里的孩子纷纷“鲤鱼跳龙门”,考上大学的孩子就有50个。
每个周末,从山边这个木房子里,都会传出解答问题的声音,木头房子有个好听的名字——“书楼”,围坐在这里学习的有村里的留守儿童,也有初中,高中的学生。教书的人就是唐上君,孩子们称呼他“唐爷爷”,“唐太爷爷”。
湖南益阳市安化县雾寒村学生 夏志伟:我有时候比较贪玩嘛,后来就没有来主动找唐爷爷,爷爷他自己就一个人走到我家去对我说,有什么问题吗可以问我。
夏志伟是当地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父母都在外地务工,家中的爷爷奶奶又都年事已高,平时疏于管教,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着急的父母把他送到“书楼”来补习功课,效果很明显。
湖南益阳市安化县雾寒村学生 夏志伟:他教会我们学习还有做人、做事。成绩从后面几名进入到前面十几名。
唐上君
除了夏志伟这样自己来补习功课的,唐上君还主动上门去找学生,唐旭芬就是一个。去年,严重偏科的唐旭芬本想放弃高考,唐上君知道情况后,主动找到她,给她补习数学。
湖南益阳市安化县雾寒村学生 唐旭芬:唐爷爷特意到我家里来说,要我带着数学书找他,一道题目一道题目跟我讲。那次做出一道应用题,我特别高兴,我还跟我妈妈说,我做出了我人生当中的第一道应用题。
一段时间后,唐旭芬重拾信心,参加高考并顺利考上了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益阳市安化县雾寒村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这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孩子们就来到“书楼”接受辅导。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到现在,雾寒村有50人考上大学,其中一本13人,二本21人,专科16人,这些学生无一例外都在“书楼”学习过。
活到老学到老教书备课不敢怠慢
村里的学生年龄参差不齐,要补习的科目也是各不相同,可老师只有一个人,好在唐老本身退休前就是个“十项全能”,教过好几个学科,退休后的他,为了能更好地教孩子,阁楼里的教材和辅导资料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每个学科。
活到老、学到老,这话对唐老而言绝不只是说说而已。为了更好的教学生,唐老师92岁的人了,现在每天都还在不断地学习。
1950年,唐上君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五中学,次年开始任教。教学生涯中,他先后教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等课程。
湖南益阳市安化县退休教师 唐上君:我就边教边学,学懂了再教。首先要学懂,只有爱学的老师才能培养爱学的学生。
如今辅导学生,唐上君依然坚持他的教学标准。每次他都认真备课,反复思考怎样才能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自己的辅导更有质量。
采访中,我们在“书楼”找到不少唐上君的宝贝,化学元素周期表小卡片、地理拼图、语文音标卡片。唐老介绍,当年任教时,由于条件简陋,大部分教具都得自己动手制作,他当年制作的教具还获过奖。
由于教材的不断更新,唐上君给孩子们辅导时经常遇到自己搞不懂的新问题。为此,他专门托自己的外孙买了一台智能手机,学会了通过网络和孩子们一起查找解题方法。
现在,唐上君大部分时间都坐在“书楼”里备课学习。孩子们的教材不断更新,他脑子里的知识也在增长。
湖南益阳市安化县退休教师 唐上君:教儿童一杯水,要有一桶水,知道吗?现在我们通过学习,我还知道了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一桶活水。水要活,不活是没有作用的。所以要不断地学习。现在知识很难,你不学习不行。
鲐背之年不改育人初心
唐老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学生,为教育。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一辈子,唐老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让人敬佩。而他活到老学到老的这股劲头,也让人感叹,92岁的老者给自己充电的同时,也给学生做出了榜样。
人到七十已经不是古来稀,而是早已被超过的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0岁到90岁到100岁,人生该怎么过,唐老的选择也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而实际上,可能让您更惊讶的是,唐老对这个小山村的付出和贡献不仅是给学生们辅导功课,他还在为孩子们的未来而四处奔走,唐上君老人还做了些什么?他如此一心一意坚持教育事业的动力又源自何处?明天继续讲述,小山村的教育“守护人”,唐上君的故事。
来源:央视网
编辑:李添奇
责任编辑:李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