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被誉为音乐艺术的明珠,是全面表达人类深沉情感、深刻思想的音乐艺术形式,也常常被视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中国交响乐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近百年蜕变,尤其在近20年来发展蓬勃,正以日渐瞩目的姿态融入世界、走向大众。虽然人们对交响乐早已不再陌生,但交响乐的普及与推广仍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音乐人们亟待探索的话题。如何促进交响乐等古典音乐与人们生活的连接?在科技渗透各领域的当下,如何利用技术促进交响乐的传播普及?如何将中国的本土故事融入西方器乐,促进中国交响乐“走出国门”?近日,在由国家大剧院主办的“2019世界交响乐北京论坛”上,来自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乐团、艺术院校、音乐人等齐聚北京,共同探讨交响乐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9世界交响乐北京论坛”开幕式现场。
让高雅音乐“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这个时代真正有风靡全世界交响乐作品并不多,交响乐的受众呈下降趋势。”在论坛开幕式上,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指出,虽然当下交响音乐的创作与表演日益增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攀升,但与之相悖的却是受众群体的缩减,交响乐团难以完全依靠市场运行:“不可否认,代表音乐前行文化的交响乐已经走向式微。”
▲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而这也是交响乐在世界范围内所正面临的挑战。芝加哥交响乐团教育总监乔纳森·麦考密克发现,即便是北美最顶尖的乐团,光临其音乐会的人数也越来越少,更多的顾客正从订阅转向一次性购票。怎样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音乐厅?如何让高雅音乐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与会者看来,题材创作的推陈出新、艺术教育的大力推广和拥抱科技成了题中之义。
英国皇家爱乐乐团曾于2018年对4000名英国公众做了调查,发现“如果一个乐团只是聚焦于传统古典音乐,就会限制年轻观众走进乐厅”。为此,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强调扩展节目类型,丰富人们对交响乐的体验,以此扩大受众。北德广播爱乐乐团团长马蒂亚斯·因肯汉斯也认为,音乐可以和一些非音乐主题互通有无,如“战争、恐惧、逃离等等”,以鲜明的叙事主题、多样的解读空间来叩开非音乐人士的兴趣:“比如我们的战争安魂曲项目,通过开办讲习班、邀请学生参加音乐会彩排、讲解曲目创作的故事等等吸引了1000多名学生,他们会讨论死亡、战争等话题,对战争安魂曲也有了自己的结论和感受。”
▲中国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与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艺术总监捷杰耶夫在论坛开幕式上交流。
交响乐凝聚着音乐最高的哲理内涵和高深技法,无论从经济还是文化素养上来说都对其欣赏受众有着高门槛的要求。为了让“小众”走向“大众”,不少乐团正提供降低票价的惠民演出、社区演出,并通过艺术教育的普及来培植新的观众群体。例如,芝加哥交响乐团以马友友为发起人,实施了全市五年教育计划,为非艺术教师提供音乐培训,免费开办学校音乐会;美国国家交响乐团开启了“音乐进家门”项目,每一年选择城市一个部分,去那个地方演奏25到35场演唱会;同时派出乐团在军队、医院、退休老兵的基地进行表演,提供免费假日演奏会,让音乐成为当地“文化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西安,于2012年成立的西安交响乐团每年秋季会在大雁塔下举办一场免费的户外公演,向所有市民开放,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观看,“许多人站着看完了全程,临走时地上甚至没有一片纸。”除此之外,西安交响乐团还发起了“爱唱团”的活动,每月由西安交响乐合唱团成员带领乐迷粉丝在舞台上演唱,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消解交响乐与大众的隔阂。
▲“2019世界交响乐北京论坛”之主题论坛“观众培养与普及”现场。
在当代,科技也是促进交响乐普及不容小觑的力量。帕瓦罗蒂的经纪人曾说道:“帕瓦罗蒂一场通过电视平台转播的音乐会的现场观众是20世纪初意大利最为伟大的男高音卡罗索一生观众的总和。”不少乐团正借助蓬勃发展的网络与直播技术等,将交响乐的现场魅力延宕到乐池之外。例如,国家大剧院在2011年成立了古典音乐频道网站,并建立了手机客户端,频道主要包括音乐会的演出实况、直播、数字唱片等8大类栏目,既有大剧院自主设置的国内外交响乐团演出实况,也有从国外购买的优秀演出实况,且免费面向大众,力图为观众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线上大剧院”。据国家大剧院品牌中心主任宫吉成介绍,该网站现在日均独立访客量达到13.8万人次,客户端下载量现在超过120万次,其中学生群体约占到24%。今年5月份国家大剧院还第一次用自用4K+5G的方式在影院全球直播舞剧《天路》,在线观看人次突破了370多万人次,随后微信、微博等各个媒体终端的互动达到了5500万人次,科技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除了线上直播,包括国家大剧院、全球最大的古典音乐在线平台Medici等音乐机构还致力于线下产品的打造,如针对不同场景和氛围在手机终端推出古典音乐包,如活力的清晨、舒缓的午夜、亲子的教学等等,让音乐融入日常,让艺术与生活相映成趣。
中国交响乐的发展任重道远
对中国而言,交响乐本是西方舶来品,在无数中国音乐人前赴后继的努力之下,交响乐在中国已有了十足发展,越来越多的交响乐团正涌现于不同城市,古典乐的观众潜力也广为世界看好。然而,中国交响乐的创作、普及以及乐团发展等仍面临不少难题,例如,中国交响乐基金会理事长陈光宪发现,“欧美往往一套节目可以演两场、三场、四场,在中国人口这么多的国家基本都是演一场,说明观众普及仍然不够”;作曲家郝维亚则表示,中国原创交响乐在数量和质量上仍和西方有一定差距。
如何将西方的交响乐协奏技术和演奏能力于中国文化相结合,创造出贴近中国观众的民族交响乐,成了中国音乐人努力求索的话题。小提琴家吕思清以《梁祝》 为例,指出作曲家要创作出好作品,离不开民族音乐素材的积累和研究:“《梁祝》的创作是中国民族音乐融入到交响乐创作中的一次成功尝试。作曲家何占豪创作之初,打算从越剧中寻找素材,怎么找呢?他听了很多场越剧,把越剧演出中鼓掌最激烈的主题记录下来,当做了《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主题。《梁祝》问世后就很受欢迎,但前30年都是在国内传播,直到日本小提琴家西崎崇子开始演奏,录制了很多版《梁祝》,它才开始了在海外的传播之路,现在,《梁祝》已经在全球范围获得认可。” 郝维亚更从一个作曲家的角度,提出中国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上应具备“妥协”精神,民族性不意味着民族元素的随意嫁接与拼贴,中国作曲家应在深刻理解西方音乐技法的同时,将中国的故事与情感作为色彩融入到作品中——如叶小纲所作的《鲁迅》与陈其钢所作的《江城子》,均用西方音乐的样式讲述了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共鸣;西安交响乐团也尝试了将交响乐与中国的古诗词吟诵相结合,还于去年将这一曲子带到意大利巡演,促进中国交响乐走出国门。
▲“2019世界交响乐北京论坛”之主题论坛“交响乐与城市”现场。
除了上述“妥协”外,郝维亚认为,中国作曲家还应懂得与“历史、自我妥协”:“无论是用传统还是现代的音乐语汇,吸引观众的应该是作品的感染力以及作曲家寄寓其中的情感与思想;中国作曲家既应为自己创作,也为社会创作,作品中既应体现作曲家的真诚,也要向社会传达出正能量。”
除了作品的一度创作外,二度传播也至关重要。吕思清认为,中国的院团现在应该更多地与世界各地的音乐机构合作,建立委约机制和交流机制,在古典音乐“引进来”的同时,让中国声音更好地“走出去”。
作者:彭丹
图片:均国家大剧院供图
编辑:彭丹
责任编辑:江胜信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