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黄梅戏《天仙配》的唱词可谓家喻户晓,从山野之乡发轫到登上大雅戏台,黄梅戏是戏曲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也是安徽源远流长音乐戏曲文化之一大代表。12月20日下午,由国家大剧院与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国内首个安徽音乐与戏曲文化专题展览——“皖乐徽声——安徽音乐戏曲文物展”,在国家大剧院东展览厅拉开帷幕。展览集中展示了安徽博物院等省内外35家博物馆、艺术院团及相关机构藏近300件文物、资料。通过回顾江淮大地乐舞文化的先声肇音,重现安徽音乐、戏曲艺术的发展变迁,让古老的中国戏曲在国家大剧院的展厅中“活起来”。
▲“皖乐徽声——安徽音乐戏曲文物展”前的参展观众。
开幕式当天,受邀参加开幕式的百余位来宾共同欣赏了由芜湖县黄梅戏剧团带来的黄梅戏表演,淳朴流畅的唱腔、质朴细腻的表演,展现出黄梅戏的独特魅力。随后,在安徽博物院保管部主任徐大珍的导览下,一幅安徽省音乐、戏曲艺术画卷在所有观者面前徐徐展开……
▲芜湖县黄梅戏剧团的演员在观看“皖乐徽声——安徽音乐戏曲文物展”。
此次展览是国家大剧院展览品牌“中国古代音乐文物系列”展的第十一回。展览分为两大版块,第一个版块“乐舞江淮 百戏萌生”通过“上古之音”“金石乐悬”“雅俗共赏”“假面之戏”四个单元,以时代为线索展示出安徽地区音乐、戏曲文物发展的脉络。第二个版块“诸腔并陈 百花齐放”则是通过“徽郡风化”“悲欢交响”“山野来风”三个单元,以明清徽州、凤阳、安庆地区戏曲文化的发展为线索,向观众展示目连戏、徽剧、花鼓戏、黄梅戏的多彩风貌。
▲展览上展出的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演《碧玉簪》时佩戴的点翠头面。(彭丹/摄)
安徽得占地利,各种戏曲艺术在地域文化的滋养下融合吐纳,孕育发展出众多地方声腔。从商周的钟鼓之乐,至汉唐的乐舞百戏、说唱,再到宋元明清的戏曲艺术,安徽多姿多彩的音乐戏曲文化跟随时代的步伐一路向前,时至今日仍活跃于舞台之上,丰富着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早在新石器时代,安徽地区就已出现原始音乐、歌舞和表演的雏形,薛家岗文化的陶埙吹奏上古之音,尤其到了明清两季,凤阳歌、凤阳花鼓流传南北,影响深远,“四大徽班”进京,徽汉合流成就国粹京剧的发轫——而当地音乐戏曲的衍变脉络与丰富的文化肌理都在展览中得到了细致的呈现。正如国家大剧院朱敬副院长在开幕式上所说:“希望此次展览能够带领我们深切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内核。让我们在江淮大地的历史回响中,展望新时代的美好未来。”
▲展览上展出的安庆市博物馆藏近代《天仙配》曲谱。(彭丹/摄)
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自开幕运营以来,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与弘扬,深入挖掘表演艺术的丰富内涵,与国内多家文博机构合作,策划举办了一系列广受业内关注与好评的高品质展览。本次“皖乐徽声——安徽音乐戏曲文物展”将持续至2020年3月15日,希望观者能透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去领略皖风徽貌的瑰丽多彩,体悟“皖乐徽声”的博大精深和璀璨恢弘。
作者:本报驻京记者 彭丹
图片:除署名外均王小京摄
编辑:陆正明
责任编辑:江胜信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