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在剧中饰演一位患上老年痴呆症的父亲,渐渐失去了对北京的记忆。
罗萌
叫“老头”的片子,我印象里有两部,一部是1999年杨天乙拍摄的纪录片《老头》。杨天乙就是杨荔娜,贾樟柯电影《站台》里的钟萍。纪录片《老头》镜头对准北京城中一群在小区空地上扎堆晒太阳的老人。老头们口齿含混地聊着天,常常听不清他们说什么。围墙,街角,小凳子,拍着拍着,有的老头哭了,有的老头出院,有的老头没了。摄影机后面的杨天乙,始终淡淡的,不响。
另一部叫“老头”的是最近上映的电视剧《嘿,老头!》,还是北京,不过老头只有一个;另外,打了个颠倒,这一回,老头嘴紧得很,话多的是孩子们。
《嘿,老头!》是家庭伦理题材:退休了的火车司机刘二铁半辈子嗜酒如命,连老婆都被他喝跑了。儿子刘海皮怨透了父亲,高中毕业就离家在外闯荡;混得不好,又灰溜溜回到北京胡同里的家。这时候,父亲突然患上老年痴呆症,把什么事都忘了。于是,父子俩开始了从未有过的相处历程。家庭剧是中国电视剧最成熟的类型,“北京胡同”又是最受欢迎的日常生活情节剧发生地。“上海弄堂”本可与之抗衡,可惜,荧屏踪迹寥寥。倒是北京胡同,多年来坚持本色,诙谐里带点深情,庸碌里揉点倔强,笑也笑得爽快,哭也哭得甘心。
该剧的导演是杨亚洲,毫不含糊的“京味”家庭剧专业户,《空镜子》(2001)、《家有九凤》(2005)、《八兄弟》(2008)都出自他手。在我眼中,他绝对称得上全中国最靠谱、发挥最稳定的导演之一。网上流传一句话,说“赵宝刚把普通人拍成明星,杨亚洲把明星拍成普通人”。对于一个专注日常生活题材的导演来说,这已是极高的赞美。
《嘿,老头!》里李雪健和黄磊饰演一对父子。黄老师自从发福以后,已然成为家长里短的固定班底。这回也不例外,他絮絮叨叨地延续着金牌小男人的形象,和金口难开、不按理出牌的李雪健构成鲜明对照。其实,不光儿子一人,围绕老头身边的年轻人,个个有絮叨的毛病。他们有的工作不顺,有的感情无果,有的为了原地踏步的生活闷闷不乐。《嘿,老头!》虽然表现痴呆症患者,却意图摆脱以往可怜可悲的模式,努力让观众笑得出来。总抱着娃娃的老戏骨李雪健萌得人心肝发颤;面对着年轻人的种种抱怨,老头总是瞎打岔,甚至小孩般嬉笑着应付了。
正是这种一边倒的“絮叨”,让人觉得,这个电视剧,某种程度上,超过了“情节剧”的范畴,甚至获得了一种纪录片式的特质。
年轻人们的絮叨,时常对着老头而发;每一次絮叨,都意味着对过去生活的一次“揭开”。刘海皮喜欢的漂亮姑娘打算离开北京去上海发展,犹豫不决,找老头吐槽,反反复复说的是“我知道自己是北京胡同出来的姑娘”“我认识这城里的每一条街”。刘海皮请美籍华人情敌吃饭时,也忙不迭地追忆小时候啤酒的价格,介绍北京最常用的人际称呼,“老师”怎么用,“师傅”怎么讲。絮叨着絮叨着,个人生活被超越,集体回忆出来了;“絮叨”成了巩固和提醒文化身份的一种形式。而似听非听的老头,虽然从不好好回答,却好像代替了城市本身,充当了被寄予希望的抒情对象。这样说来,《嘿,老头!》在创作寓意上,比一般的家庭通俗剧要丰富得多。
当然,不止絮叨,还有对城市风物表白般的呈现:胡同、小吃摊、广场、大排档……老头走丢了,而在城市里焦急寻找老头的过程,仿佛渐渐铺开一幅靠步履织起来的城市地图。生了病的老头似乎不认识北京了,但在隐喻层面说来,他自己也像是北京,变化太快,让人心生沮丧,却又不能停止追索。
老头走丢那回,是自己找回家的;年轻人惊慌失措,他却显得若无其事。那是一个有些神秘的时刻:北京终究是老头的,但老头不响。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