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曹操与杨修》剧照(左)。该剧被誉为京剧史上新的里程碑,并在今年5月推出了青春版。
越剧《双飞翼》剧照(右)。该剧是上海越剧院入选全国地方戏曲重点院团后推出的首部新创大戏,上演之后获得了业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本版图片由演出方提供)
昆剧《川上吟》剧照。该剧是继《景阳钟》之后,上海又一出“以戏推人”的昆剧作品,主演吴双凭借该剧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由李莉编剧的沪剧《挑山女人》剧照。该剧先后获得包括“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在内的十余个大奖。
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戏曲界人士和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等部门负责人共百余位代表集聚一堂交流经验。与会者一致认为,“戏曲必须回到民间去,回到发展的源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创作扎根在民间,把舞台搭建在民间,把源于群众的戏曲回馈给群众,不断激活戏曲艺术生命力。”
来自上海的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从事戏曲工作近70年的老演员尚长荣,以及著名编剧、上海越剧院院长李莉参加了此次共商戏曲发展大计的“群英会”。尚长荣发言指出:“戏曲人应当更好履职尽责,有所担当,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戏曲人的责任与使命。”李莉在发言中强调:“戏曲创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需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戏曲人的责任与使命
尚长荣 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刚一公布,我便收到了戏曲界众多好友的激动反馈。其实,自去年10月份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我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党和各级政府在传统文化的政策导向、战略部署和具体实施上所做的许多实实在在的推进工作。今天,中宣部和文化部又专门召开戏曲工作座谈会,作为一名从事戏曲工作近七十年的老演员,在激动和振奋之际,我更有许多感慨和思考要与大家交流。
我出生在梨园世家,耳濡目染的是传统戏曲。记得1948年北平刚解放那会儿,我在西单长安剧院看了秦腔《血泪仇》和《穷人恨》,感受到从未有过的震撼。年少的我,是头一回接触来自解放区的文艺,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这种印象,逐渐成为一种烙印,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懂得戏曲是要反映人民心声的。在此后的演艺生活中,年轻的我与那个时代的戏曲工作者一样,经历了以“改人、改戏、改制”为主要内容的“戏改”活动。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政策指引下,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戏曲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我个人也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学习传统艺术,感受时代气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党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代召唤下,我们戏曲工作者积极解放思想,尽情地释放艺术生产力和创造力,融入时代文化潮流,以饱满的创作热情和艺术才华,创作出一大批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并且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创造了戏曲发展的第二个高潮。
常言道,温故而知新。回首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党的文艺政策对于民族戏曲的发展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的。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戏曲工作确实是遇到了不少困难,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比如,对戏曲文化生态和环境保护不够,观众日益流失;受利益诱惑,戏曲人才纷纷改行或是把戏曲剧场改造成娱乐场所;对戏曲的生存发展失去信心,片面强调因循守旧,陷入僵化;病急乱投医,质疑甚至责难新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戏曲艺术发展道路等。凡此种种,令许多有志于从事戏曲事业的人才充满忧虑。
对此,我们应该理性思考,更应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真正树立文艺(事业)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认识到,我们党的文艺政策和戏曲工作的指导原则,始终是围绕着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这一根本目的与宗旨的。
这些年来,我曾跟随中国文联的“送欢乐下基层”队伍和中国剧协的“梅花奖艺术团”到基层边远地区开展文艺志愿活动。北到漠河,西到天山,感知着人民对戏曲的热爱;也曾四下汶川,在灾区、在离百姓最近的地方,感受到的是中华民族儿女坚强团结的毅力,非常受教育和激励。这些年来,我也曾在上海京剧院一次又一次地举行“京剧万里行”和“京剧走向青年”、“京剧走进校园”等大型巡回演出活动。我真切地体会到,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民兄弟,无论是学界精英还是青年学子,只要我们真诚地向他们奉献出高质量的演出,奉献出足以感动他们的作品,他们便会回报给我们对民族艺术真切的热爱。他们的热情曾经一次又一次地撼动着我们的剧场,感动和激励着我们这些平凡而执着的戏曲工作者。这些年来,我更看到许许多多的基层戏曲剧团,在相对艰难的条件下,仍然不失对传统艺术的坚守,不失戏曲人应当秉持的社会责任与文化担当,创作演出了很多“接地气”、“重生活”、“入人心”的优秀作品,老百姓很是喜欢。比如,上海宝山区的沪剧《挑山女人》。我们的生活经验,我们的艺术经历,一再告诉我们:戏曲艺术与中国的百姓,有着天然的不可割裂的血肉联系;中国人,中国老百姓需要戏曲艺术。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戏曲事业予以了很多关心和支持,中央领导亲自过问文艺工作和戏剧工作,尤其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指示。在此情形下,我们戏曲工作者将怎样更好地履职尽责,有所担当?我想还是要从自身做起,应该做到“三种人”。
第一,要做明白人。首先是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定拥护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其次,还要做艺术上的明白人。既要有文化自信也要有文化自觉。在继承传统戏曲深邃底蕴和艺术精华的同时,充分认识戏曲艺术生命力在于创新,要善于激活传统、坚持转化创新,让传统融入时代,服务社会。
第二,要做知心人。戏曲工作者要感知和体贴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求所好,才能拨动人民群众的心灵潜藏,才能创作出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的作品。要力戒功利主义的政绩观、浅近浮夸的创作观,要自觉摒弃“假大空”、“高大全”,要多接地气,多贴人心。
第三,要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戏曲人。这四点,本是军人的理想信念。但是,我以为对于戏曲工作者同样适用。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做一个有思想有情怀的当代人,良知和气节是我们的灵魂与脊梁。当然,我们还要有精湛的艺术,过人的本领。
我坚信,有当前良好的文艺政策引导与保障,有我们广大戏曲工作者的热情与创造性的努力,我们必将掀起中国戏曲事业的再一次高潮,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作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李莉 著名编剧、上海越剧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作为戏曲老编剧的理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首先要坚持文艺作品的价值导向,书写人民的理想和创造。二是我们的创作要反映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这是实现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途径。三是好的作品必须走向人民、服务于人民。
刚刚国家出台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在全文的九大条块中,作为专题列出了“支持戏曲剧本创作”,加大剧本创作扶持力度,实施戏曲剧本孵化计划、“三个一批”优秀戏曲剧本创作以及国家艺术基金加大对此的扶持力度。这对于我们这些从事戏曲编剧的人来说,是一份极大的鼓励与推动,或许,戏曲编剧的“百花园”就此繁花似锦、硕果可期!
最近几年,我创作了《挑山女人》、《双飞翼》、《甄嬛》(上、下本)、《金缕曲》以及不久前脱稿的当代大戏《燃灯者》,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引来业界关注。
不少人问我:你在剧本创作的把握方面有什么诀窍?
说出来其实很平常,就是当我们接手一个题材的时候,以什么样的角度去审视、去开掘,如何在寻常的历史或现实题材中,注入我们现代人的审美体验与生存关照。凡事从不同的角度,总会得出不同的看法,这就取决于我们的世界观以及对于社会、人格、道德、生活等等的了解、体验和认知深度。作为戏曲创作者,我们都应该成为时代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及时代的进步要求。在现今的社会条件下,大家都受过良好的教育,组织文字不会太困难,困难的恰恰在于能不能沉下心来,扎根生活、体验生活,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逐步完善认知深度与人格修为。我们常说:文如其人,这确实是创作者无法遮掩、无从规避的“命数”。写作技巧娴熟到一定水准,上述条件就是作品能否更上层楼的关键了。
记得当初接手《挑山女人》时很为难。因为之前写的大多是京剧和越剧的古代历史剧,且从小生活在部队大院,15岁从军入伍,与所要写的山村生活和人物常态相去甚远。好在当兵10多年,部队就驻扎在山区,风雨天酷暑日,不乏扛着石头、挑着担子、背着枪支弹药翻山越岭的经历,对其间的辛苦与艰难并不陌生。加之驻地周边的山村中,住着不少畲族居民,耳濡目染与亲密接触,使我这个长于大都市的女兵,能够切身体会到山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编剧是有“职业病”的,写作前我不断追问自己:通过这样一位平凡百姓的平凡故事,到底想说些什么?又能够说些什么?该怎样说才好呢?想来不外乎三条途经:
一、表述生活之苦难及来自外力的救赎:主人翁历经坎坷,在周边的种种帮助与扶持下,终于走出困境。如此,结局圆满,亦可展示社会的美好。二、表述苦难中无奈沉陷地挣扎与悲凄:如此,可赚取同情悲悯的眼泪。三、表述苦难中的独立与担当: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域广博、人口众多的天地里,对于不平的呼号是必须的,但如果仅仅让主人翁悲天怆地的呼号,等待社会的关注与帮扶,是远远不够的。不如以人物的质朴性格与实际行动证明:生活担当之不易,精神独立之可贵。
《挑山女人》选择了第三条途径:在普通观众眼里,可以读出生命之路是要靠自己坚持奋争并勇敢担当的;在具有一定能量且被感动的观众心里,则可以扪心自问:我,能够为社会存在的弱势群体做些什么?这就是我们文艺作品对人民群众的感染力、影响力,也更加使我们意识到:人民需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
又比如《甄嬛传》76集电视剧热播后,剧院决定将其改编成越剧舞台剧:一是因为女子越剧的特质易于表现宫廷戏;二是因为剧中群戏多,可顺势推出一批优秀青年演员;三是因为这个题材所具备的市场影响力。但是,面对既受到观众追捧,亦受到方方面面批评的热门题材,该如何把握呢?我们选择了基于传统审美并结合现代人向往美好的人性本真,将“宫斗”置为背景,重笔刻画一群初衷善良却不得不在客观环境的挤压下,挣扎、碰撞并努力秉持人情人性美好愿望的越剧“嬛嬛们”,经过坎坷的命运历练,从不同角度,依然闪现出她们心底不死的点滴明辉;纵使拥有无上权力的皇帝,也在将死之际发出了“人以为朕在万人之上,其实朕的一切都在皇位之下”的沉痛慨叹。剖析封建体制对人的“围城”、省视权力对人的戕害,都能引起现代观众的共鸣与诘问:我们应该如何营造适宜生存的环境,并以自己的坚守,为改善生存环境而尽绵薄之力?
最近,我与两位青年编剧刚完成了《燃灯者》的剧本创作,此剧是取材于上海优秀法官邹碧华先进事迹的当代大戏。虽然,我们采访并查阅了近80万字的资料,也被他的品格与精神所感动,但如何在舞台上表现当代先进人物?如何让现实中的先进人物艺术地生动地立体起来?如何使观众在艺术感染的氛围中,体悟先进人物所秉持的精神要义?对创作者来说,都是大难题。我们畏难过,也想退缩过,但纵观历史上的许多优秀传统剧目,有不少都属于那个时代的当代戏,古人尚且有此勇气,活在当代的我们,又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的高度重视以及最近刚颁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二十一条政策”的文件,更应该乘此东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开创中国戏剧事业新生面”的前行路上,努力尝试、不懈追求,紧接地气,倚重生活,为使我们这一代人的戏剧历史闪耀于历史长河而发愤图强!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