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代摇滚人杨乐的登台,让许多音乐人激动。(资料照片)
大叔成为热点,似乎是跻身流行乐坛的新趋势。究竟是时间的力量,还是岁月的迷思,说不准,也说不好。但确凿的是,上周,又一个大叔刷屏了——他的名字叫杨乐。
58岁的他,在音乐节目《中国之星》的舞台上,唱了一首词曲颇为清简的《音乐响起》。可还未到副歌,台下担任评审的崔健和林忆莲已经眼眶湿润,刘欢也露出讶异的神情。
是崔健将杨乐带到了综艺舞台。两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同为北京歌舞团演员,组建了主唱欧美歌曲的七合板乐队。而杨乐更为人熟知的,是长笛和口琴的功力。郑钧的名曲《赤裸裸》里有杨乐的口琴伴奏。浸淫古典音乐,负笈巴黎音乐学院的杨乐,也有编曲和谱曲的天赋。老狼的《来自我心》,田震的《怕黑的女人》,都有他的身影。
如果仅仅如此,不过是一出隐士下山的戏码。真正动人的,或许是杨乐在舞台上的表现。
崔健在推介时说,偶然听到杨乐的创作,又惊悉未曾发表,“如果这些作品,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跟着他一起入土为安了,我觉得不是他的遗憾,而是我的遗憾,或者说是这个社会的遗憾。”
而杨乐沉郁的中低音,重复相近的歌词与旋律,直觉上也令人联想起胡德夫。白衬衫、牛仔裤、黑皮鞋,银灰色头发的杨乐抱着吉他,半点都不摇滚,却有由衷的平和。
按杨乐自己的说法,“我离开娱乐圈挺远的,我觉得做音乐首先是做给自己的,然后如果有别人喜欢你的音乐,是一个很偶然的事情。”
关于眼下的华语流行音乐,有两句例行评价。一则是横向的维度,指斥平均水准较差,比之古典音乐尤其肤浅。另一则是纵向的比照,情歌总是老的好,新歌缺少沉淀的可能。
杨乐的出现固然不足以动摇成见,却多少是一则反例。
古典音乐无疑缔造了精巧的想象空间,构建出绝妙的审美愉悦,但因此就与流行音乐形成高雅和低俗的对照,逻辑上无法成立。胡德夫唱卑南族歌曲《美丽的稻穗》,哪怕不是普通话演绎,乡土的深情却扑面而来。杨乐的《音乐响起》,最质朴的文句,沉进去,仿佛人生一页页翻过。好的音乐能够超越语言,更上佳的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语言。
另一种参考,是流行音乐的怀旧风潮。港台流行音乐传唱数十年,而今重提,仍旧是李宗盛、罗大佑。李宗盛准确,罗大佑深刻,这都是流行音乐生产线上难得的闪光点。以创作而论,准确与深刻也是颇为稀罕的品质。因而,当新歌因循旧例无从变幻,怀旧每每成为新近的流行。
但在准确和深刻之外,流行音乐还应该有更本真的意味。《音乐响起》是这一类。给一个空瓶子,任听者来浇灌。林忆莲对杨乐的评价是:音乐是使人沉静、修复心灵的东西。杨乐也说,在音乐里,他有独得的自在。
不着急、不做作,不独辟蹊径、不追求情怀,脱离附会与偏见的流行音乐,也可以很简单。
文/傅盛裕